文明探源相关论文
“神话中国”作为理论命题,伴随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而来,其所针对的是流行的轴心时代和科学突破等外来空降观念对中国传统认识......
人文是文明之本,与生产技术、社会组织相比具有灵魂属性,而神话则是人文之核,文明之源。神话研究与考古研究交融,渐成趋势,是新文科建设......
中华创世神话构建了中国传统语境的“元宇宙”,在推动华夏文明进程,促进中华民族认同感形成的过程中意义重大。作为新时代上海市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多学科联合攻关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自2001年至今,先后被列入国家“十五”、“十一......
1944年生于河南洛阳。中国书协会员,洛阳美术院院长、洛阳市书协顾问、龙门博物馆名誉馆长。曾策划“中国洛阳魏碑研讨会”“中日牡......
汇报执行文明探源项目的矿冶考古新发现,在中原、辽西、河西、长江中下游四个地区百余处早期矿冶遗址发现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提......
<正>在马克思、恩格斯等身的著作中,涉及光耀东方几千年的中华古代文明的文字确实不多,大概也出于"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这一条......
一百年前的疑古派,一方面承宋清以来辨伪思潮余绪,另一方面又值新文化运动和考古学等西方科学方法的熏陶,遂开风气之先,本着科学与......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室承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A类项目“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在北京召开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日前顺利结项。该项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叶舒宪研究员主持。协作单......
神话作为一种资源,它表现在诸多方面。美国心理学派神话学家坎贝尔认为,现代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缺少神话,应该用神话来抚慰人类的......
一个多月前,接到易华兄的短信,说要组织一个“走张骞之路”的学术活动。易兄近年出了一本书《夷夏先后说》,引起学术界不小震动。2012......
在多学科共同攻关的文明探源研究中,古史传说的系统整理是基础性工作之一。传说时代的古帝实为历史重大变革的化身,对三皇五帝古史系......
王永波、张春玲所著《齐鲁史前文明与三代礼器》描绘了该地区对中华文明礼制的主要贡献。突出古代礼制的重要性是本书的鲜明特点,研......
2011年8月,我与广州的几位朋友有古希腊文明探源之旅,《南方周末》发表了我写的《希腊物事散记》。余兴未尽,续写了几条,与诸君分享。......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是2009年立项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叶舒宪研究员担任课题主持人,文学所比......
<正>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等方面,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
2011年4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历史与文化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在......
2018年10月1日—2日,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首届“中华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探源”国际论坛在甘肃省成县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多名专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项目启动会于2011年5月6日在北京召开。这也标志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期正式启动......
一百年前的疑古派,一方面承宋清以来辨伪思潮余绪,另一方面又值新文化运动和考古学等西方科学方法的熏陶,遂开风气之先,本着科学与......
审视当下我国文明探源中的科学方法问题,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要义。在强调了常用术语概念化的基础上,梳理了文明与早期......
摆钟的钟摆始终沿着中心值,一会儿向左摆,一会儿向右摆,循环往返。本文运用摆钟的这一计时原理,揭示中华文明演进历史的钟摆效应。......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一一这是浩荡世界中,一个民族对血脉根基的求索与追问,也是茫茫宇宙间,一种文明对自身发展历程......
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到底是怎样形成的7距今5000年-3500年,中国的时空范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国何时有了“城”?何时开始阶级分化?历时......
20世纪初的疑古思潮对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它的学术定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科学考古学理论方法的精髓本......
鉴于当下来自人类学、神话学界和考古学界在文明探源研究中不约而同地呼唤神仪式、精神信仰等"软"视角对考古素材和人文阐释会通互......
"区域聚落形态"作为文明探源与聚落考古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总体有六个值得质疑的问题。事实上,对史前聚落特别是中国史前聚落的相关......
神话学的兴起与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有着密切的关系。19世纪末叶的欧洲神话研究者一般倾向于将神话与语言并置起来研究,到了20世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