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通相关论文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异体字材料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属于误认正字。本文分三种情况进行整理与研究:《正字通》误认正字,《......
我国的书信,有着丰富多彩的名称,如尺牍、尺素、双鲤、鸿雁、函、札、笺,由此又衍生出玉函、瑶函、大札、手札、彩笺等等。但它的最基......
文对《正字通》沟通有误或未予沟通而至今阙如的八个疑难字——?、■、伄、■、?、怴、■、懩——进行了考释,并纠正了古代辞书中......
在疑难俗字考辨方面,《正字通》的价值有二:一是有助于考辨大型字书中的疑难俗字,一是可以印证现代学者的考释工作。论文即从这两......
《正字通》一书自康熙十年(1671)岭南廖百子(讳文英)授梓南康,署名及书前序言均大书廖文英撰。然时隔不久,即有人提出:“《正字通》一书,廖太守......
本馆所藏《正字通》版本为清康熙十年(1671)弘文书院刻本.版框19.7×13cm,外形尺寸25.5×16.1cm,半叶8行行16字,白口,单黑鱼尾,四......
《正字通》是明代张自烈编纂的一部大型字书,其主旨在于补正明代梅膺祚编纂的《字汇》。《正字通》对《字汇》的增补,主要表现在三个......
期刊
《五灯会元》词语二则张美兰勃诉卷九沩山灵禅师。师后忽问仰山:“汝春间有话未圆,今试道看。”仰曰:“正恁么时,切忌勃诉。”师曰:“停......
从成因上看,《汉语大字典》误引《正字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淆异写字或转录失真造成新的异写字;混淆同形字;误以直音字为......
《孟子》“两马”新解叶斌《尽心章句下》:“城门之轨,两马之力与?”其“两马”一语,赵氏《注》云:“两马者,《春秋外传》曰:‘国马足以行......
《正字通》异体字训释存在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误认正字;不明正字;颠倒异体字之间的先后关系;将异体关系视为通假关系。从......
《正字通》在异体字考释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从后代大型字典吸收《正字通》异体字考释成果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不少疏漏......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断句、标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因不明《正字通》体例导致断句、标点不当;2.因节引不当导致......
《汉语大字典》引用《正字通》在引文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妄改原书术语、文字错误、节引不当等三个方面。......
<正> 一释“君子” 《古玺汇编》19著录一方古玺: 原释“计口”。第一字不释,第一字释“计”,实误。“计”字古玺作,习见“计官”......
<正> 糸,甲骨文作,小篆作,丝的象形。《说文》:"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徐锴系传:"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段玉裁注:"细丝曰糸。"......
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我们带来大量的科学译著,也引进了一系列的用于各门学科的专科词语,亦称“术语”。据现有史料,西方近代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