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际变化相关论文
利用1961—2020年5—9月(暖季)南疆4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
为了深入研究通辽地区气候预测技术方法和提高本地区气候预测准确率,文章对2020年秋季和冬季的气候要素预测效果进行评估。针对评分......
研究城市化效应对暴雨强度的影响,对改进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的设计有重大意义。为此,利用北京、赣州、杭州、南宁、深圳、武汉、西安共......
青藏高原热状况对全球环流和降水形势产生显著影响,高原上空大气的非绝热加热及其变率是影响亚洲夏季风强度与全球大气环流异常的......
基于1961—2017年中国气象局地表气温数据、JRA-55大气再分析数据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延伸重建的海温资料,研究了青藏高原......
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逐日降水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提供......
利用中国中央气象台的寒潮过程统计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根据1970-2019年寒潮的气候特征,探究春季寒潮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和群发活动最频繁的海域,约有一半的台风个例在群发事件中生成。相对于单个台风,台风群发事件涉及尺度广、危......
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伴随着全球变暖过去几十年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量持续减少,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进一步缺乏。华北水资源供给不足严......
青藏高原位于副热带地区亚洲大陆中东部,是世界上海拔高度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可以影......
青藏高原是亚洲众多主要河流的源头,为亿万人口提供生活必需的水源,被称为“亚洲水塔”。亚洲水塔的主要补给水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
本研究利用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的逐日土壤湿度(土壤体积含水量)、降水量、位势高度场以及风场数据,重点分析了1981~2020年高原春季......
利用青海省43个气象台站1961—2009年的气象资料、22个样点生物量资料以及未来SRESA1B情景下的气象数据,验证了周广胜模型在青海地......
本文利用1961-201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全国753站月平均降水等资料,研究了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夏、秋季干旱的环流特征及其成因,......
采用NCEP/NCAR和ERA40再分析月平均资料,揭示夏季对流层中低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简称SMJ)垂直结构主要呈现出全区一致、上下反相两种......
学位
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生成频数的变化是热带气候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TC生成的变化对于TC生成预报有重要的意义......
大气遥相关是大气环流低频变化的主要模态,具有很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低频波在固定地理区域内的重复出现将使......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分别作为亚北极和北极的边缘海,因广阔的陆架面积和夏季高生产力,使两海域成为夏季CO2强汇区。然而近几十年伴随......
太阳活动强烈影响地球天气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66~2005年太阳耀斑指数、太阳黑子数......
本文利用1961-2020年全国31个主要城市代表气象站点的温度资料对城市逐次热浪事件的热浪期间温度、热浪发生时间、热浪持续天数以......
根据八大气重新分析,我们分析了全球蒸发的空间时间的特征并且简短也评估了八重新分析。结果显示长期的吝啬的年度蒸发获得了从不同......
本文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地表气温、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环境科学协作研究所20世纪再分析资料,以及第六次国际......
利用1961-2011年中国南方208个站点的逐日降水量、NCEP及NOAA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气候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南方夏季低频降水的气候......
本文运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分析了江淮夏季降水异常特征,及其与西印度洋地区垂直环流......
长江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人口密度高、化肥的广泛使用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使巨量的长江径流携带大量的营养盐入海,这造成......
利用1980-2016年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_ERSST_V4逐月平均海表温度数据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西南极和南极半岛是世界上增温最显著的区域,但是东南极地区(EA,30°W-150°E,66.5°-90°S)却未呈现出明显增......
根据JRA-55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本研究发现,在去除1959年至2015年的冬季线性趋势后,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和......
本文运用1958-2013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和中国气候中心整编的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以及美国马里兰大学提供的月平均SODA (Sim......
前人研究已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热带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SSTA)的年际变化特征,但尚未涉及此年际信号的年代际变化成因及其对中......
本论文利用1961~2016年全国839个台站的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资料以及日本气象厅(JRA-55)、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NC......
近年来,CP(Central Pacific)型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发生频率增加,PDO(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从暖位相......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集中迸发,城市防洪排涝问题日显重要。每个城市的室外排水系统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都需要暴......
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整编的1951-2015年160站降水资料、NOAA的降水资料和延长重建的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集,研究了我国东......
本文采用了1979-2015年间美国关岛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简称JTWC)提供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
首先利用1979~2002年ERA-40、ERA interim. JRA-25和NCEP-DOE AMIP-Ⅱ(NCEP-2)再分析资料,采用向量场的自然正交展开、相关分析等方......
基于金沙江流域内1960-2004年的水文、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区域内径流量的年际、年代际变化以及气候因素(如降水量、平均气温)对......
潮汐是地球表面最明显的海水周期运动。受天体引潮力作用,联结地球和天体中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交点附近部分海平面升起形成高潮,与连......
选取国家气候中心监测业务中代表区域海温变率的25项海温指数,利用聚类分析法,对1951—2014年冬季的海温指数进行系统聚类,研究全......
利用NCEP再分析及全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通过EOF、M-K检验、小波分析以及SVD等方法,探讨了全国1981-2017年夏季降水变化特征,以......
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其河口区位于台湾海峡的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强潮汐河口。该河口地处我国闽南经济发展区域,近年来受城市......
本文根据 (Huang和Qiu,1994) 的潜沉率计算公式,采用同化的海洋模式资料(SODA)计算了南太平洋逐年的潜沉率,研究了副热带南太平洋几个......
华北春季水资源的缺乏已严重妨碍了华北地区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着华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是华北地区今后经济发展必......
南海季风十分重要.南海夏季风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华南地区的降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风的推进以及洪涝的......
本文研究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和各区域夏季降水季节演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