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相关论文
多年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者0℃以下至少连续存在两年的岩土层。多年冻土对地气交换、地表能量平衡、地表水文过程、生态系统、碳循......
青藏铁路开通运营16年后,多年冻土路基情况整体良好,仅部分路段存在路基沉降变形、排水不良、路基开裂等病害;主要采用土护道、片石护......
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保证接触网支柱桩基础的冻拔稳定性。为研究不同截面形式桩(等截面圆形桩(Z1)、......
热融湖塘作为多年冻土退化产生的分布最广的热喀斯特景观,是大气中甲烷(CH4)的重要来源。热融湖塘的形成和演化及其对全球大气CH4循环......
近50年青藏高原地区降雨呈波动性的增加趋势,且夏季降雨是全年降雨量的主要来源,降雨变化会导致冻土内部水热发生改变。然而,目前关于......
为从整体上认识多年冻土流域水循环过程基本规律及其对下垫面条件变化响应,以长江源区风火山小流域为例,基于2016—2019年的水文气象......
藏北高原的双湖地区平均海拔超过5 000 m,该地区分布有岛状中纬度高海拔多年冻土,由于区内工程建设少,气候条件恶劣,对该地区多年冻土......
基于主动冷却路基原理,提出能主动调控热量的寒区路基结构形式——含水调控层路基,即在寒区路基中埋置一定厚度的含水调控层,根据不同......
受青藏高原暖湿化气候的影响,高原中部的可可西里多年冻土呈现快速的退化状态,并由此诱发大量的热喀斯特地貌发育。热融滑塌作为多年......
针对高寒区草皮铺植成活问题,依托青藏公路、G214公路等项目,开展了植被成活情况与影响因素调研,结果表明高寒区公路路堑边坡水分......
为了给青藏高速桥梁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对青藏铁路、青藏公路桥梁运营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起点为格尔木,终点为拉萨,全程共118......
<正>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的屋脊"和"世界第三极",较高的海拔和严酷的气候发育出世界上中低纬......
针对多年冻土力学参数测试难题,采用旁压原位试验对青藏公路沱沱河至唐古拉山北麓段粉土和粉质黏土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多年冻土......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的上升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陆地生态系统是二氧化碳和甲烷重要的源/汇,对大气中二者的浓度起......
自20世纪以来气候变暖加剧,青藏高原作为冰冻圈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冻土退缩、厚度减薄、活动层厚度增大等响应,因此将高原腹地长......
河流有机碳输出是北极碳循环的重要组分,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利用ArcticGRO的径流及有机碳数据,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对20......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地温升高,导致冻土退化严重,其中,我国青藏高原冻土退化问题尤为严峻。青藏铁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
在大兴安岭地区内沿北向南设置4个试验点(二十四站、塔尔根、临海、古源),应用库得里亚采夫(Kudryavtsev)模型(平衡模型)、一维瞬......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冻土活动层水热过程的准确模拟对于理解和预估冰冻圈变化对水资源和生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青藏高原地表辐射变化影响多年冻土地表能量收支平衡、热工计算温度场边界条件以及冻土热稳定性。降雨变化是影响地表辐射的重要因......
多年冻土区域特殊路基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设计时需要按照其特殊性采取有效方案从而切实将整体设计水平提高。因此,立足于实践,在......
土壤热通量是地表能量平衡的重要分量,其估算方案在研究地表能量平衡研究中必不可少。利用青藏公路沿线5个站点020 cm的实测土壤层......
多年冻土是寒冷地区复杂能量平衡的产物。其水热变化特征对于高寒生态系统、寒区水文过程、气候变化以及地面路基建设工程等均有深......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急剧退化,其中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热融湖塘的形成。热融湖塘提供了大量淡水栖息地......
北半球多年冻土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24%,并储存有大量的有机碳。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多年冻土正经历着广泛的退化过程,其封存的“老......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年冻土退化释放的碳对气候变暖起着正反馈效应。热喀斯特景观作为多年冻土退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其碳储量约占......
路基的稳定性是道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建设及其长期稳定更被认为是工程界的一大难题。青藏铁路的建成投运和......
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多年冻土,且多年冻土中有机碳(SOC)储量丰富,同时该地区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多......
路桥过渡段差异性沉降是铁路建设的主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多年冻土区,病害问题更加严重和复杂多变。路桥过渡段作为道路与桥梁结合的......
基于青藏铁路K1496+750监测断面含融化夹层路基长达10 a的地温监测数据,分析了在气候转暖及工程活动下天然场地及路基左右路肩下多......
为探究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不均匀沉降变形趋势规律的工程问题,定量研究环境温度和行车振动耦合作用对路基沉降变形所产生的影响......
近年来青藏地区发展迅速,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逐步实施,修建冻土区高等级公路势在必行,鉴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环境,......
多年冻土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体是寒区工程建设的巨大挑战之一。高速公路“宽”、“厚”、“黑”特点,及其诱发的尺度热效应,使得多......
独特且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青藏高原储存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雪山绵延、冰川纵横、湖泊密布,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地,滋养着流域......
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多年冻土发生严重的退化, 现已威胁到许多区域的生态安全, 特别是作为五大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山地区。 当前区......
青藏铁路坐落在多年冻土之上,多年冻土具有热稳定性差、受热后强度明显降低等特征,且存在路基沉陷和路基裂缝等次生病害。文章以这......
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库对水热变化的响应是气候预测中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国内外关于浅层土壤(0—30 cm)有机碳储量及潜在排放量的研......
冰冻圈是指地球表层连续分布旦具有一定厚度的负温圈层,亦称冰雪圈、冰圈或冷圈。圈内的水体一般处于冻结状态,其组成要素包括陆地......
针对中国多年冻土区广泛面临的冻土退化和路基融沉问题,提出引入一种更具实时性和有效性的防治方法——制冷技术。应用理念为,通过......
以青藏高原温泉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土壤调查,获取了58个深度大于1m的土壤剖面,分析了变异系数最大的黏粒剖面分布模式及其......
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建设企业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体系及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
一、背景材料 2005年10月15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多年冻土路段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完工。2006年7月1日,首列......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以来,由于森林火灾、森林采伐及各种人为对森林的破坏,再加之气候变暖等多种原因,导致本区多年冻土的不断退化,以及兴......
前言青南—藏北高原,由格尔木至那曲800余公里地段内,约有560公里穿越多年冻土区。该区地势高亢,平均海拔在4400米以上;气候干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