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相关论文
文章探讨李东垣应用五脏脉治疗脾胃病的思路。在整理《黄帝内经》和《难经》五脏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脾胃论》和《内外伤辨惑论》......
《难经》“五邪相干”理论是将中医理论中自然界邪气以及饮食劳倦与五脏发病传变过程相结合,构筑出一套完善的邪气脏腑理论传变体系......
还原《难经》命门学说的构建思路,寻绎其本意,认为:(1)《难经》“命门”一词借自《黄帝内经》,但在“正名”方法与义意上却又迥然不同。(2......
《难经》是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另一中医理论典籍,对主要出于《黄帝内经》的理论进行诠解与阐发。五输穴是常用的一类重要腧穴,《难......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349个腧穴中有326个针刺深度不超过1寸,与当今针灸治疗针刺深度超过1寸的现象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个问题,......
目的:认识《难经》记录中",散膏"所指的解剖学实体。方法:考证《难经》的相关记录,结合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解剖的认识,考证......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 同人和封建保守派之间互相攻击批判,极为正常。但后来在新文化运动内部也产......
“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人常常用“精巧”来形容切脉,将切脉看做是中医诊断中最精巧的技术。切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和望诊、......
药师如来与健康人生/悟实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1.-978-7-80254-808-4:?49 R212-53 973计划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题2009年项目成......
全国名老中医、《内经》学专家凌耀星教授,为明代御医第十六代传人。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主任,主持完成《难经语译》《......
《难经》提出"痒者为虚,痛者为实",临床上痒、痛二证既可独立出现,又可兼见。为了扩宽痒、痛二证的治疗思路,提高其临床疗效,作者......
张仲景继先人之绝学而创《伤寒论》,集汉以前医学之大成,为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后世医家对书中原文的发挥及经方的应......
不寐,俗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难以复睡以及彻夜不寐,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对于治疗不寐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对历代营卫补泻针法的整理和对比分析,总结了营卫补泻法、营卫补泻法、李梃营卫补泻法、杨继洲营卫补泻法的操作要领和特点.认......
关于命门的位置,历来有不少争论,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①左肾右命门说:肾有二枚,左肾为肾,右肾为命门之说,始自《难经》.②两肾总号......
对中医人体观及解剖发现的贡献,主要在厘清脏腑的定义、功能、解剖实质,特别是在行气系统的标明方面,清楚地解说了三焦是"气府"的......
提出中医理论建构史的概念,并由《难经·二十二难》“气主呴之”被误引为“气主煦之”这一案例入手,从医学思想史的视角梳理有关文......
"神"、"圣"、"工"、"巧"语出<难经@六十一难>其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此将医......
目前,在评介《难经》时,多认为它是一部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其内容十分丰富,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由于《难经》的内......
中医的研究和临床总结如何开展,应遵循什么原则,这是关系到21世纪中医发展的方向问题.最近展开的热烈争鸣已日渐明确,中医之所以成......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
目的探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针灸补肾法的应用特点。方法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春秋战国至秦汉......
文献具有见证历史、承栽学术、指导当代、奠基未来的价值,文献的发生具有研究的性质,文献不仅承栽着前代的成就,也注入了新的思想。凡......
长春中医学院内经课程1958年开设,1987年、1989年在主干课程基础上又开设了两门相关选修课中医运气学和难经。1985年被授予硕士学位......
综合分析《黄帝内经》、《难经》等医著对三焦的论述,探讨三焦的基本原理。剖析"三焦"二字的字形字义。中焦蒸津液,泌糟粕,为烧烤中......
《难经》关于脉学的学术内涵对中医辨证论治具有重要贡献。《难经》对浮脉的指下形态、正常表现和临床意义等方面具有精辟阐述。书......
《难经.第五十八难》:“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
"气至"、"得气"是针灸学基本的概念."气至"、"得气",通常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指针刺时患者的感觉和反应,如酸麻胀、肌肉抽动......
《难经》是五行体系的代表性著作,在五行思想的指导下难经形成了以"五邪"思想为主导的辨证体系,以"补母泻子"思想为主导的论治体系。金......
《难经》是《黄帝八十一难》的简称,是采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编撰而成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家探究医学理论,申明己见,辨证是非的经典......
《难经》又名《八十一难》,系东汉时期作品,其成书较《黄帝内经》为晚。《难经》中有32难引文称“《经》言”,其中有18处可以在现存《......
经典指导临床,临床补充经典,是我们一直奉行的理念,也是努力的方向。腹泻是脾胃系的常见疾病,《难经·五十七难》精简不同腹泻的临......
现将其咳嗽治疗中应用白芍经验介绍如下。1内伤咳嗽重理气机咳嗽不论外感、内伤皆因肺气不降,上逆而致。究其根本原因是气机失调。......
《难经》是中医的四大经典之一,在脉学中的地位,无可厚非,其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推崇"独取寸口"这一沿用至今的诊脉方式,及其在"独......
1病历资料例1男,74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经胃镜及病理确诊为贲门癌.因拒绝手术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术后能进半流质饮食.2年后因重度贫......
据<内经>、<难经>之旨,归纳脾病影响心、肺、肾、肝四脏的母子相及、乘侮胜复的五行病机模式及其预后转归.提出'脾脏及四脏......
《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对五输穴主治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虽然寥寥数语......
现存中医典籍里,是<难经>首先较系统地记载了命门学说.而<黄庭经>是道教经典中最早而详细地论述"命门"的著作.通常所说的<黄庭经>,......
《难经》元气学说与难治性肾病临床辨治刘玉芹(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100029)关键词《难经》气难治性肾病当前,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