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宗相关论文
位于福建省福清市西约20里的渔溪镇附近,有一片地带,那里风光旖旎,烟霞蔼蔼,是一个佛教丛林胜地,因此地山中多黄檗林,故建于那里......
本文全面梳理了禅宗“列祖图”自唐代至清代的发展脉络。认为早期的“列祖图”带有文献性质,后期逐渐发展出仪式功能;小型的文献“......
经过镰仓到室町时代五山禅僧对宋学的研究和传播,以朱子学为代表的儒学渐渐在日本发展起来。江户时代初期,以藤原惺窝和林罗山为代......
黄檗文化发源于唐代福建福清黄檗山,以佛教文化为内核,涵盖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等丰富内容,既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着新鲜的当代......
明清之际东渡日本僧人的诗文当中,关于温泉、樱花、藤花、富士山等日本风土人情的记录不知凡几。高泉东渡日本之后,极力想要融入日本......
日语「隐元」,就是汉语的菜豆、四季豆、芸豆。 隐元,原是中国明代的一位和尚的名宇。中国的和尚名字,怎么成了日本的蔬菜名称?原......
隐元(1592~1573),江户前期来日的明朝高僧,福州人.本名隆琦,一号大光普照国师,真空大师.1654年为避明末战乱东渡日本,投将军家纲门......
<正>南明永历八年[1](1654),中土动乱不堪且异族称霸,怀揣着弘法理想与热切愿望的福清黄檗山万福寺住持隐元隆琦,在日本长崎兴福寺[2......
<正>一、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中日交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邦,交流史源远流长,佛教自......
画家张琦是明末清初“波臣派”的一员,其作品流传极少,故宫博物院所藏之《圆信法师像》轴是他的精品。本文参照张琦流传到日本的另......
明末清初,特别是明亡后三四十年间,由于不堪忍受异族统治,大批具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远走海外,形成了历史上继宋亡之后中国人因政治......
<正>本刊讯8月22日上午,日本临济宗黄檗宗联合各派合议所访华团一行7人来到北京广济寺拜访中国佛教协会,受到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书评〔日〕野口善敬期待已久的《隐元来往书信集》已于1995年3月由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
隐元隆琦是日本黄檗宗的开山祖。然而 ,他首先是一位明末遗民 ,一位悲伤的亡国诗僧。这可以从他和南明抗清人士的关系中得到证明。......
<正>江户时代是日本庶民艺术在城市获得发展与成熟的阶段,当时日本绘画以江户城与京都为中心,至江户中期,从中国传入的写实风格在......
<正> 今年是隐元禅师诞辰400周年纪念。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高僧应邀东渡扶桑,开创日本黄檗宗,传播了华夏文化,是继唐鉴真和尚之后......
明清鼎革之际,一方面因为对清政府不满,一方面因为受到福建商人社团的盛情邀请,隐元禅师于1654年率众弟子渡日,并在日本修建了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