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传统相关论文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海外思潮在学术界风声涌起,“五四”的历史定位及其现代性等相关问题再次成为华人学者讨论的焦点,在诸如夏氏兄......
巴金逝世曾经被宣布为“五四”传统的“终结”,这样的思维逻辑恰恰表现出了我们与“五四”传统的深刻的隔膜。在纪念“五四”新文化......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传统,必须切实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革命战争年代,我党是十分重视民主建设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民主政治......
20世纪80年代往往被看作是'第二个五四时代',但两者如何勾连在一起的具体历史过程却很少得到讨论。本文尝试从'五四&#......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志愿者协会5月3日揭牌成立,承诺弘扬“五四”传统,践行北京精神。据统计,本市陆续成立外企团......
赵树理被新文学界接受有浓厚的政治背景,基于这种背景的文学阐释一直主导着80年代中期以前的文学史写作。80年代中期以来,文学史把......
台湾当代散文变革,以余光中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开风气之先。余氏变革之重大意义主要不在所论弹性、密度、质料等相关形式技......
一般认为,上海沦陷时期日伪的严酷统治武力切断了新文学传统;狭窄言路下上海文学的异常繁荣被认为是畸形的、偶然的;异族统治下文学民......
1956年至1957年初,国内诗歌理论界就新诗的民族传统问题,即新诗与旧诗的关系问题,开展了一场充满活力的大讨论。新诗民族化问题必......
“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的现代性信仰并没有提供一套性别语言,使研究者能够在启蒙思想内部描述出妇女问题的意义和价值。事实上,“五......
萧红的小说以《生死场》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从前期到后期,萧红小说由农民生态而农民心态,由阶级冲突、民族冲突的情节展现而人的生......
台湾当代散文理论的发展,相对其他文体理论迟缓,"五四"散文传统的压抑是其沉重的历史负担,突破因袭重负的呼声在20世纪60年代的现......
本文从实践、思想、贡献三方面论述教育家冯友兰。认为冯友兰始终在传播和维护“五四”以来由蔡元培所倡导的“学术至上”、“为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但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对“五四”精神向来就有不同的阐释和评价。胡适喜欢用“中国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