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干”相关论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从农村破题,大包干是改革开放的先声”。改革开放从农村改革开始,农村改革以农业“大包干”为起点,山......
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18位村民在“......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农村社队集体经济濒临瓦解、难以为继的局面,以小岗人为代表的皖东农民群众充分利用安徽省委所营造的相对宽松......
困境中的希望与前景1977年6月,在全党大办农机化的高潮中我半路改行,选择了农机化事业,从此,成为“农机人”。历史的巧合,也是历史的机......
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
农村改革35年来,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以此调动农民积极性。实行“大包干”、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农业税、实......
改革开放三十年,安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大包干”的发源地小岗村,到曾经的个私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傻子瓜子”,媒体在营造良好的舆......
小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社会适应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
20多年来,我国农业“大包干”沿着两条基本路径发展:一条是在“大包干”的框架中不断改革完善;另一条路径是跳出“大包干”,寻找“大包......
中国的改革,从“大包干”开始。当时,关于“大包干”的报道铺天盖地,主调就一句话:一包就灵!“大包干”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大包干”是......
根植于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安徽省凤阳县人民法院,找准服务改革开放的司法需求,提高司法为民水平,通过公正高效办案,化解社会矛盾......
凤阳县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江淮分水岭北侧。凤阳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乡,是中国农村“大包干”发源地,在国内外享誉很高......
在通辽市科左中旗,有一位和改革开放同龄的年轻牧民春梅,提起她,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她是勤劳致富的好榜样。春梅是花胡硕苏......
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是闻名全国的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该村地处被称为江苏“青藏高原”的泗洪西南岗地区,区位闭塞,水源匮乏,土地贫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安徽农村成为“大包干”的发源地。人们往往把“大包干”同安徽1961年的“责任田”联系起来,于是在出版物上有......
1978年5月11日,南京大学胡福明教授以特邀评论员身份,在《光明日报》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
如果从农村改革的全程来看,1980年1月3日召开的安徽农村工作会议是一个分界线。以此为起点,“包产”、“包干”超越了农民源自本能的......
“大包干”源自农民朴素价值追求,以解决“温饱”为目的,生产实践可行性显著,是民众主体选择与政治合力共同衍生的时代性产物。以唯物......
我专程来到小岗,采访这个曾经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的地方.在大包干发起人严俊昌、严宏昌、严立学家中,我见到了一张张小岗村和......
农产品流通不畅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和农民增收的障碍,这一问题,早自1980年代著名的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就已经提到.......
<正>今年是农村改革40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回顾总结农村改革40年的历程经验,对于深化农村改革、......
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源于安徽的“大包干”已在中国推行了近十年,“包”字带来的辉煌伴随国人走过了大半个80年代,但接下来不断增......
新中国70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经历了农民私有(1949-1958年)、基于“一大二公”理念的农民公有(1958-1978年)和基于家庭联产承包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始,我国建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
从被否定到受肯定,从地方政策到改革典型,凤阳县的“大包干”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逐步“合法化”的发展过程。其间,中共安徽省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号角,也开启了法治建设的壮阔征程。从“大锅......
1978年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秘密签下签约,决定将集体耕地承包到户,搞“大包干”。......
"文革"结束后,随着国家政治气氛的宽松,四川、安徽等地农村出现各种形式的承包制。小岗村后来成为典型个案。1978年底,小岗村一二......
以家庭承包为核心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始于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大包干”之所以在凤阳县形成,除自然灾害因素外,主要......
农业"大包干"是安徽农民的创举,也是中国改革的发端。从制度环境看,"大包干"是制度非均衡、制度装置诱引、路径依赖、意识形态刚性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