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相关论文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横光利一是最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小说家之一,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作为“新感觉派”的灵魂人物,......
日语中的拟声拟态词,由于其词汇量大,统计繁琐,以往对于此类词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意思、结构、词性等几个方面进行。但是其实日语拟......
横光利一1928年上海的跨界旅行,是透过经济资本在上海造成的地区性断裂来表达全球资本一元主义与平民主义知识分子"淳朴的自活"之......
城市形象宣传片是展示城市的一张"活名片",运用恰当的影视艺术手段可以打造良好的城市口碑。本文以城市形象宣传片《上海》为例,探讨......
长篇小说《上海》是横光利一在到访中国后的1931年完成的。这是日本作家唯一一次取材于"五卅运动"创作的小说,同时也被誉为新感觉......
横光利一是奠定日本新感觉派理论基础的人物,他指出新感觉派的主要技巧是象征主义。他是个文化翻译者,针对康德的物自体理论,发展......
《上海》是横光利一在"新感觉派"文学鼎盛时期以中国的"五卅运动"为题材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关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现代社会,......
中日两国由于特殊的地缘关系和历史上长期交流往来的原因,“中国”即成为日本的文学素材,也成为众多日本作家笔下的描写对象。特别是......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20世纪20—30年代新感觉派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一直主张“文学的革命”,以高度象征性的表现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