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植物志》相关论文
有的植物种得越密反而长得越好?同一棵树为什么只有一边开花?为什么下霜后大白菜吃起来更甜了呢?本期“发现作文”栏目的三位小作......
3年前,小瑞由于脾气暴躁和顶头上司大吵一架,毅然辞职。工作没了,身体里的愤怒却潜伏下来,增加了身上的戾气,成为一个无限膨胀的火药桶......
我国编研的“三大志”()之一的,历经四十五年将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终于在2004年胜利完成.这部八十卷一百二十六分册五千多万字,......
中国是世界上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Flora of China(Wu etal.,1994–2013),中国产维管植物31......
贵州地宝兰Geodorum eulophioides Schltr.),兰科(Orchidaceae)地宝兰属(Geodorum G.Jacks.),其模式产地为贵州省罗甸县,据《中国植物志......
木槿属(Hibiscus)植物拥有大型而美丽的花朵,是主要的园林观赏花类型的灌木,但也有草本和乔木的种类,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具《中国......
松下兰(MonotropahypopitysL.)隶属于鹿蹄草科水晶兰属(Monotropa),《中国植物志》将其置于杜鹃花科.是一种喜欢生长在松林下的多年生腐生......
我国幅员辽阔,植物种类繁多,又加上不同领域对植物的识别存有差异,这就造成了许多植物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例如:荆芥,《中华人民......
有人把曾孝濂誉为“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他自己却不同意。“在画家面前,我懂点植物;在植物学家面前,我就是个画画的。”79岁的......
本刊讯在日前落幕的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在国家奖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技术进步三大奖项全面丰收,首次实现一等......
刺槐属(Robinia)原产北美洲至中美洲,全世界约有20种,《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及英文版《Flora of China》(FOG)均记载中国引种栽培2种,即刺......
用光学显微镜对萝蘑科(Asclepiadaceae)鹅绒藤属(Cynanchum)12种植物花粉器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块的形态有3种类型:球形、长球......
就《中国植物志》57(1)和57(2)杜鹃花属部分种类(名称)原始文献的引证进行了修证。...
“不能成天考虑地位、钱之类,要考虑那些就走神了。搞研究需要有干劲。”——王文采中国的近代植物分类学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
文章揭示出《中国植物志》在描述鸭儿芹的花序特征、米面蓊果实的附带特征和野牡丹科特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的办法,以便读者......
<正> I.C.Hedge,L.A.Lauener和H.K.Tan在英国爱丁堡期刊上(Notes from theRoyal Botanic Garden Edinburgh,Vol.37,No.3,pp.467一4......
【正】说到断肠草,很多人都会想起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里杨过用断肠草解情花毒的情节。其实在植物学上,断肠草并不是一个正式......
2010年1月11日,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空缺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被授予编纂《中国植物志》的科学家们。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
<正>2010年1月11日,全国自然科学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当大会宣布《中国植物志》荣获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时,掌声雷......
水杨梅根干苍劲多姿,叶片细小稠密,在杂木盆景中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但如果查阅《中国植物志》等专业文献就会发现:杨柳科的水柳,大......
<正>2017年7月7日讯:《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中国孢子植物志》被并称为中国生物学领域的"三志",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科研成......
确认<中国植物志>42(1)及41卷中的两个异名分别是:Chesniella mongolica (Maxim.) P.C.Li(1993)和 Tadehagi pseudotriguetrum(DC.......
<正>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为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兜铃属(AristolochiaL)多年生植物,本科全世界约有450......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长叶绿绒蒿(曾孝濂 绘) 虽已退休多年,曾孝濂却丝毫没有闲下来,时常一出差就是半个月——不是为了推广科学画,就是写生创作。他历时3......
<正> 本卷记载我国产的五加科植物共22个属160多种。每属有分种检索表;每种有形态描述、产地、分布、生态环境;重要的种类经济用途......
<正>据9月23日召开的中国植物多样性与保护国际研讨会透露,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
<正>中国蕨类植物的研究是从分类学研究开始的。与种子植物一样,其现代分类学研究源于瑞典林奈1753年的《植物种志》的出版。在这......
<正>自18世纪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奠定了植物科学命名的基础之后,国际上通用以拉丁语命名的植物学名(scientific name)作为学术交流的......
<正>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桂林市永福县的百寿河被誉为"会开花的河流",这是因为河中生长着海菜花——一种我国特有的濒危沉水植物......
<正>2012年,蕨类植物分会在学术研究与国际交流、加强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海口召开2012年中国蕨类植......
<正>作为中国科技出版工作十项重点工程之一的《中国植物志》,经过我国植物学家30余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出版了 65卷册、约 2000......
<正>由中国科学院与美国等国合作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志》英文和修订版),已于近日全面完成。2013年......
《中国植物志》九卷一分册(禾本科-竹亚科)编后记耿伯介,王正平(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市210093)《中国植物志》九卷一分册即将问世了。......
通过统计,发现《中国植物志》中的一部分植物中文普通名存在不妥之处,需要纠正,可以分为三类情况:(1)个别类群重名;(2)种下等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