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武记》相关论文
魏源(1794-1857)是清末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圣武记》是魏源代表性的史学著作之一,该书并非简单歌颂清朝前期列祖列宗的开国功绩,......
魏源在其著作之中很多都体现了历史借鉴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面对近代问题和民族问题上,他希望通过历史兴衰的探讨,从中寻求经世之道.......
清乾隆年间的《西域闻见录》和晚清《圣武记》都是清代文人对西域史实战事的记述之书,虽同为清代文人,两书的叙述方式和情感抒发却......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不仅"兼揽众长,各造其......
【正】 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惨痛的战争教训使不少有识之士看到军备改革的必要性。林则徐是推动清军水师装备......
中华书局点校本《 圣武记》 中, 有许多蒙古译语点校失误现象, 指出失误并对波罗搭拉苏一词进行考释, 有助于进一步订正校本.......
晚清纪事本末体史书与爱国主义思潮和经世思潮紧密相连,<圣武记>开其端绪,奠定了此后纪事本末和当代史和军事史相结合的新趋向,对......
魏源所处的时代,是我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魏源一生最光辉的业绩,是协助林则徐编译<海国图志>,编撰<......
【正】魏源是近代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为后人留下了卷帙繁多的史学论著,他的史学思想也很值得研究。如......
魏源在其《圣武记》中对康熙帝进行了高度的评价,称赞他不仅有勇于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捍卫国家领土不容分割的主权精神,而且奖罚分明、......
清末许光世、蔡晋成编的《西藏新志》是一部重要的西藏方志作品。通过史料考证与相关文本内容交叉比对,可知《西藏新志》中卷“政......
从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引论,论说魏源四大名著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启蒙作用,即《皇朝经世文编》开启经世致用学风,《圣武记》为中国近代......
<正> 王聪儿所统帅的湖北襄阳黄号起义军,是清代中叶白莲教农民起义的主力之一。王聪儿(又名齐王氏,俗称齐二寡妇),起义时年方十九......
清政府对库页费雅喀人的辖治及有关问题王德厚《三姓副都统衙门满文档案》(以下简称《三姓档》)的发现、翻译和出版,不但以铁的事实证......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受多方因素的启发,不仅源于其对传统对外理念的承继与发扬,也受到林则徐的直接启迪,而在辑录外国史地......
<正> 本文首论中日初原华夷史观,再论此史观于近代之演化。 一、中日两国初原华夷史观 “华夷”论产生于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中国中......
<正>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特点,衡量一个民族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志,不在于这两种属性孰多孰少,而在于这个......
雍正年间的平准战争,是指雍正九年、雍正十年(1731——1732)清廷两次出兵塞北,对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的战争。战争双方互有胜负,两......
魏源十分重视对边疆民族关系问题的经验总结,表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凝聚"倾向.他希望以君主、朝廷为中心,把各个兄弟民族凝聚在朝廷......
<正> 《圣武记》是魏源的主要历史著作。 魏源(分元1794—1857年)是清代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乡人。......
湘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古代到近代的转型,体现了这一地域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传统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