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图志》相关论文
《海国图志》是我国第一部“睁眼看世界”的史地与军事巨著,对近代中国、日本和朝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英语世界一些学者和译者......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四洲志》《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的著作方式表述存在差异。从著作方式的差异入手,发现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过......
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魏源在鸦片战争失败后深刻反省清朝军事建设的问题,他坚持完成《海国图志》的编译工作,并阐发了“经世......
出于“筹夷情”以“制夷患”的目的,魏源在重辑传统典籍与征引西方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书中除介绍西方各国外,亦......
纪录片《岳麓书院》中“书”的故事与“人”的故事共同丰盈了岳麓学院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古籍保护工作除了要做好普查登......
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西方描写翻译学理论,着眼于近代中国谋求现代化的语境,结合湘籍学人兼编译者魏源的思想渊源和价值追求,考察其编......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国和世界历史实践证明,重视并发展好哲学社会科学,可以振兴国家,反之则可能亡党亡国......
魏源是中国近代较早“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他编撰并完成了《海国图志》一书。目前国内留存的主要版本有五十卷本(1842年、1844......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革命同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和重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它提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中国近代化纲领;第二......
历来乘槎海外或出游异国之人,多会留下记述旅途见闻、考察异域风物、抒发旅行感受的文字,此类记述域外游踪的文本古已有之,但毕竟凤毛......
这篇短文,想求证一件史实: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治国良策的第一人,究竟是谁?现在不少著作,包括一二种权威著作,都有如此类......
甲午战争至今已有120年,中国与日本至今龃龉难平。《菊与刀》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人的性格是服膺强者。然而,至今中国仍未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1811年中进士,1820年放为浙江杭嘉湖道,尔后由按察使、布政使、河督、巡抚,平稳上升,1837年授......
关于林则徐(1785—1850年)的评价问题,学术界早已一致肯定他是近代抵抗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和具有改革思想的先进人士。还有不少论......
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天很多人知道龚自珍和他的诗,大概都是因......
明清鼎革,中原再度沦于异族统治。在不足五百年的时间内,中原汉民族两度遭遇低文明发展水平的边疆少数民族征服的事实,凸现了中原......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华夷秩序”为中心的“天下”观开始崩解,中国的先进士人开始重新审视并构建“世界”图景。戊戌变......
我们在讨论近代中国开端时,久已习惯用“睁眼看世界”去赞美林则徐、魏源那一代稍具世界眼光的人。因为林则徐在与英国军队交战时注......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人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大门。1860年末、1861年初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主导的自......
每天起床睁眼后第一件事,你都会做 什么呢?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会是——刷朋 友圈。假如林则徐所处的年代已经有手机可 以刷......
一则史料的误用许增紘正确无误地用史料,对历史研究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可是,要保证引用的每一条史料都不出问题,却绝非易事。近年,在......
<正>鸦片战争后,随着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思想的演变已经离不开思想的传播,往往在思想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思想内涵的丰富、思想价......
提起日本的明治维新,人们大多不会觉得陌生,这场发生在100多年前的著名改革,让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从此走上了富强的道......
一般认为,清代中国和江户日本都采取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然而正是“‘锁国’一词阻碍了人们对日本近世整体的正确理解”。德......
<正> 一.阿里改革是亚非国家实现近代化改革的先驱,对亚非和中国都有影响在亚非国家的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改革,也出现过许多杰......
电影《鸦片战争》的几处失误○罗以民谢晋的《鸦片战争》无疑是一部好电影。当铺天盖地的褒扬文章过去之后,拙文的任务便只能是对该......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门户被西方列强打开,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中国一批爱国开明知识分子为抵抗外来侵略、探......
简要介绍林则徐编撰《四州志》和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过程中对西方藏书和西方图书馆的说明,指出了林则徐、魏源开启了中国图书馆思......
林则徐译事活动中的翻译班子及所译外文书刊一直是研究的重点,林译新闻报刊则一直少被研究者关注,或偶有涉及,也大多语焉不详。本......
在清朝晚期,中国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历史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据之学逐渐边缘化和没落,史学家们迫于时代的责......
中国史学发展到晚清,新的时代需要推动历史编纂的发展,一批见识卓越的史家均重视对典志体的改造。这一现象实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典......
通过介绍魏源在编撰《海国图志》过程中对西方藏书及图书馆的说明,指明了他对开启中国图书馆文明的重要贡献,并且用历史的观点去看......
【正】士林学风往往是社会变迁的睛雨表。清王朝在经历了所谓的“康乾盛世”后,盛极而衰。在川楚白莲教等农民起义和踏海东来的外......
1842年魏源著成《海国图志》一书,闭塞已久的中国人通过这一望远镜开眼看世界。170年来,中国人的海权观念受时代条件的影响和自身认......
社会和谐思想是魏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一元。魏源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极不和谐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远超前人和时人的变革主张,引领了中国......
“师夷长技以制夷”,语出魏源受林则徐嘱托而编著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综合性图书《海国图志》。彼时的中华大地内忧外患,以林则徐......
魏源是我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思想家.他一生"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不仅"兼揽众长,各造其......
为纪念魏源诞辰210周年,经过岳麓书社和许多学者的多年辛勤劳作,这位中国近代早期伟大思想家千余万字的全集终于付梓问世.亡友林增......
《海国图志》是划时代的巨著,可以说,《海国图志》标志着中国从此开始真正的观察整个世界了,它成为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摘 要:汉语中“地球”一词最早见于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1600)。这幅图原版已失传,但摹本收录于冯应京的《月令广义》。通过摹本......
《海国图志》是魏源编撰的一部具有历史影响的世界地理著作,该书鲜明地反映出魏源强烈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经世意识。《海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