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二史札记》相关论文
赵翼作为清代卓有成就的史学家和诗人,学界对其史学思想和文献的研究颇具规模,其中又以《廿二史札记》的部分较为充分,而对《陔余......
在现有的研究中,赵翼《陔余丛考》一书中的经世致用思想少有深入的探讨,从该书中关于制度、经济、文论、史书编纂和史事等方面内容......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对二十四史的史料、内容、体例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明史》研究最为充分,......
赵翼在其代表作《廿二史札记》的《陈书多避讳》和《南史与陈书歧互处》两条中,阐述了陈昌之被害、陈伯茂之被害及陈叔坚之被嫁祸......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以评史为切入点,注重"读史以观世变",把著述宗旨定在"经世致用",规切时弊,为清朝有效统治服务上,因而重点考察......
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对新、旧<五代史>的研究大体包括"史法"和"史事"两部分,"史法"部分主要考察新、旧<五代史>的史料来源、体例、......
中国宦官问题一直是学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其中东汉、唐、明三代的宦官问题最为突出。身为乾嘉考据学派代表之一的赵翼,在《廿二......
《归潜志》是金末著名学者刘祁所著的一部有名的笔记体史料书籍,曾对元修《金史》产生过很大影响,对后人研究金元易代之际的历史亦......
赵翼是乾嘉时期的诗人、史学家。早年以诗文名世,中年以后由文入史,转向史学研究。在考据盛行的乾嘉学界,时人推重他的诗文,其史学......
金毓黻先生所撰《静晤室日记》计分169卷,装订成17函、170册。是为从1920年3月6日起至1960年4月23日止,历40年的每日治学记录,亦为半个世纪史料之汇集。卷帙浩......
《汉书·陈胜传》围绕着文字考据、史实征订、人物称呼等方面对《史记·陈涉世家》进行了诸多删改。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班固......
《廿二史札记》含有大量特色鲜明的史学评论内容。知人论世的原则。经世致用的标准。比较方法的运用是其史学评论的主要特色。《廿......
赵翼(1727—1814)字雪松,一字耘松,号瓯北,清朝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累官至贵西兵备道。他善诗,又长......
<正> 赵翼和钱大昕、王鸣盛,是乾嘉时代以考史著称的三大史家,他们的治史精神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廿二史考异》、......
被称作“乾嘉三大考史著作”之一的赵翼《廿二史札记》,是仿《日知录》而作的读史“札记”。钱大昕赞其“记诵之博,义例之精,论议......
在乾嘉史学中,赵翼独树一帜,突破了狭义的考证框框,把“经世致用”的思想贯穿于史学,从事历史事件、人物和社会问题的探讨。他运用归纳......
《廿二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系清代史学家赵翼所作。此著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号称乾嘉时期三大考......
清乾嘉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赵翼在代表作《廿二史札记》中,从历史上的封建皇权角度出发,指出宦官、外戚、权臣等是威胁皇权、引起重大......
《廿二史札记》为清代史学大家赵翼的读史笔记,亦是一部有名的乾嘉历史考据学著作。然则《札记》并非一般性质的考据史,而是将历史......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其主要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与钱、王二人的《......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十分推重清代乾嘉学人赵翼的史学成果,他在撰著《正史考略》和《中国通史简编》时都从赵翼的史学代表作《......
汉人的气节观与东汉末政治走向黄静吴忠伟(一)汉人重气节,轻生尚气蔚然成风。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载:“自战国豫让、荆轲、候嬴之......
赵翼是清乾嘉时代的著名学者,其考史著作《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并称为乾嘉时期三大考史著......
在乾嘉史学中 ,赵翼独树一帜 ,突破了狭义的考证框框 ,把“经世致用”的思想贯穿于史学 ,从事历史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探讨。《札记》......
<正> 《廿二史札记》(以下简称《札记》)是清朝乾嘉时期杰出史学家赵翼(1727-1814)最重要的一部史学著作。该书共分三十六卷,五百......
<正> 赵翼(1727—1814),字云崧,又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1750年中秀才,1754年中举人,选用内阁中书,入直军机。1......
陈寿修史“多所回护”说辨析徐大英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六中说:"陈寿作《魏本纪》,多所回护",并认为"自《三国志·魏纪》创为回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