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史方法相关论文
黄天华教授《边疆政制建置与国家整合:以西康建省为考察中心(1906—1949)》一书描述了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近半个世纪川边西康地区......
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的代表作《廿二史札记》,对二十四史的史料、内容、体例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明史》研究最为充分,......
本文以乾嘉考史三大家考证《三国志》的成果为研究对象,系统深入的探讨他们在研究《三国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求一斑窥豹,由点......
茅海建是一位著名研究近代史的历史学者,他治史功底扎实,态度严谨,本文简单的分析了他的史学思想及治史方法,可以看出茅海建注重的史实......
陈寅恪(1890—1969)是享誉中外的史学大师,历任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自幼聪颖好学,有惊人的记忆力。......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史问题以及中国农村性质问题展开了论争。这场大论战持......
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考古专门委员、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史学家邓之诚认为读史意义在于国计民生,他......
邵循正(1909—1972)是20世纪享誉国内外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他早年从事近代中法关系研究,著有《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从史学方......
《治史三书》总结了严耕望对其学术生涯中的主要治史方法、处事待人的态度和原则。文章以《治史三书》为中心,讨论史学大家严耕望......
本文论述南宋'吕学'区别于'朱学'、'陆学'基本特色:经、史并重.吕氏以经为史,对史官、史籍给予很高评价,......
陈寅恪先生早年赴海外求学时期即师从兰曼、吕德斯等西方史学大家,他回国后所撰写的多部著作里面虽很少明确提及西方史学理论,但其中......
旷新年教授的《由史料热谈治史方法》一文,认为学界现在存在一种不良现象,即“过分依赖秘密材料”,来否定农业合作化题材的小说,否......
卫聚贤(1899-1989)字怀彬,号介山,又号卫大法师等,山西万泉人。现代历史学家、考古学家。1927年毕业于清华国学研究院。后历任南京......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黄天华教授《边疆政制建置与国家整合:以西康建省为考察中心(1906—1949)》一书描述了自清末至新中国成立近半个世纪川边西康地区的时......
<正>陈寅恪先生《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云:"研究当时士大夫之言行出处者,必以详知其家世之姻族连系及宗教信仰二事为先决条......
克罗斯比是美国知名的全球史学家和环境史学家,他的著作《哥伦布交流》、《生态帝国主义》和《病菌、种子和动物》等,从全球视野与......
柳诒徵作为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学大师结合西方新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做了大量阐述。他对中国传统治史原则和方法的阐述尤......
理安·艾斯勒(Riane Eisler)是一位享誉全球的学者,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现代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国际广义进化论研究小组成员......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与钱大昕、王鸣盛并称为清代考据学派三大家,其主要史学著作《廿二史札记》,与钱、王二人的《......
新疆简史和新疆史纲一直是研究新疆历史的重要历史资料。由于其写作时间的不同,新疆简史和新疆史纲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史学注重史料的收集与考证,《万历十五年》一书做到了。更可贵的是该书在研究方法与表达特色方面有着独到之处:选材新颖,注重宏观......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1961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是钱穆讲述他史学理论和治史方法的主要......
陈寅恪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著书立说,笔耕不辍,其所秉承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更是为后人奉为治学治史之圭臬。学界对......
期刊
乾嘉学派和兰克学派是中西方史学的重要流派。二者产生的世代相近,治史态度、方法异曲同工,对后世治学影响巨大。比较二者的异同,......
食货派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具有自己的特色,具体表现如下:"接近唯物史观,却不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史观;从探寻中国社会形态的演变到"新......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运用文献材料的角度对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考察,揭示了陈先生在看待、处......
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把南宋思想史上的著名学术公案——陈亮和朱熹之间的学术争端归结为“王霸义利”之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论战双方......
《尤中文集》是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尤中先生总结其近60年来研究成果的辑录。文集突出体现了尤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是中国西南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