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鉴》相关论文
明中叶大学士、内阁首辅李东阳历经景泰、天顺、弘治、正德五朝,在明中叶,尤其是弘治、正德两朝的政治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明代宦......
崇祯十一(公元1638)年正月十一日,李自成在四川梓潼大败,仅率刘崇敏,田见秀等18骑返回陕西。呆了一段时间、他的部下陆续来会,元气稍......
<正>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根......
一、任官江西时被举劾之原因正德九年(1514),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曾因“欺凌僚属,挟制抚按”(《明武宗实录》卷112)之指控,遭到“冠带闲住......
【正】 《明史·李自成传》:崇祯十五年,“自成自攻荆州,湘阴王俨锣遇害,烧献陵木城,穿毁宫殿。”“十六年春陷承天(今湖北钟......
<正> 纵观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农民起义,虽然轰轰烈烈,但大多最后总不免于失败。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起义领导人不......
<正> 《明通鉴》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和毕沅《续资治通鉴》)之后所作的明代编年史。作者夏燮,字谦甫(嗛父),一字季理,别号谢山......
<正>钟惺是竟陵派作家的领袖,他的著述除诗、文创作外,还有对历史、诸子、诗歌、戏剧等进行评论的多种专著,研究范围相当广阔。他......
《国榷》与《明通鉴》之比较陈欢,陈长征清人撰写的明史著作不下数十部,作为权威性的史书当推张廷玉主编的《明史》。而这是部奉敕编......
《明通鉴·考异》为清人夏燮所著,取材广博,内容丰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考辨有疑义的史实;2.补充遗漏的史料;3.摘......
本文从明代监察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监察部门的职权、地位,与其他权力部门的关系,监察机关对明代政治产生的影响,以及监察制度的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