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相关论文
李东阳《麓堂诗话》作于晚年,在文本构成及诗学理论上都深受严羽《沧浪诗话》影响,主旨是辨明诗学,广布声气,从而获得文学转向之际的话......
明代首辅李东阳精于篆书,但印史未曾留名。他有多首诗作论及治印,并自述篆刻石章经历,可为篆刻史补阙。其传世用印风格统一,也与他......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理论与创作在明代文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李东阳的文学作品中有乐府诗107首,是李东......
诗词的用韵研究能为汉语语音史的断代语音描写、特殊字音的音变研究提供宝贵材料和事实依据,从而使汉语语音史线条变得更明晰、具体......
内容摘要:李东阳作为明代复古格调派诗歌理论的奠基者,从纠正当时的文坛风气出发,在自己的乐府诗创作实践中,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现实主义......
李东阳在任期间,本想与刘健、谢迁一同致仕抵制“八党”,结果却独留内阁;此后,他不与宦官刘瑾同流合污,却也多处妥协和奉承,他的这......
李东阳是明代中期台阁向前七子过渡的关键人物,此前有关李东阳的诗歌研究很多,大都着重探讨其诗歌创作及理论本身,对其理论形成的......
在中国的历史名臣中,明正德朝的李东阳似乎属另类,他不像一些正直之士那样与奸佞不两立,而是走的曲线,一时颇遭非议,而最后却获得:虽李东......
新见李东阳撰《明故御用监太监掌浣衣局事傅公墓志铭》《明故司设监太监韦公墓志铭》,记述了明代宦官傅庆和韦记的生平及内廷任职......
明代仕宦曾鉴一生任职于京师而从外放,其交游对象主要是在京师的同僚,尤其是一道登天顺八年(甲申年)进士榜的同年。其同年进士不少在明......
联句作诗是古代文人唱和的一种特殊方式,自汉《柏梁诗》初现联句诗雏形以来,联句和诗逐渐兴盛,至中唐韩孟联句诗创作达到高峰。至明代......
洮水水库又名东阳湖,因明朝茶陵籍首辅李东阳而命名。水库处湘江水系洣水支流沔水末端,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灌溉、旅游和......
明代李东阳在文学与政治上均有很大建树,但他在刘瑾乱政时妥协退让,饱受争议。后世之人因为立场与动机各异,建构了多重的李东阳形......
宋代以反映都市生活为题材的风俗画,到了张择端时代已臻于至善至美之境界。《清明上河图》通过细腻传神的形象描绘,全面、真实地表......
李东阳作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其诗歌理论与创作实践在整个明代文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价值和意义,《拟古乐府》诗101首,作为......
明中叶大学士、内阁首辅李东阳历经景泰、天顺、弘治、正德五朝,在明中叶,尤其是弘治、正德两朝的政治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明代宦......
李东阳是明代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对李白十分推崇和景仰。他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通过对以李白为代表的唐宋大家的接受和继承,以“......
学必穷日夜磨砥刻厉,久而后有得焉。 ——明·李东阳 “中国式尴尬” 2016年3月28日17时20分,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公司一架......
<正> 北宋米芾(1051—1107)所书苕溪诗,纸本(凡四接纸,据《大观录》说是澄心堂纸),纵30.3厘米,横189.5厘米。行书自书诗,原文:"将......
李东阳及所著《怀麓堂诗话》绍承杨士弘《唐音》及高棅《唐诗品汇》崇唐理路,续探审音辨体,并开启明格调论诗学。在韩诗接受上,借......
略论台湾、北京、美国的三本《清明上河图》孔庆赞反映汴都盛时伟观的风俗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以下简称《上河图》)是我国画坛奇葩......
【正】 明朝李东阳,号西崖,长沙人,中童子试后,明帝欲面试真才,于是下令召见。东阳的父亲带他入京。进殿时,东阳迈步竟不能跨过门......
写作,是需要智慧的。 “以少胜多”是智慧。明代李东阳的《题竹》诗云:“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最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
明代前七子“宗汉崇唐”心态的膨胀,有两个文学上的诱因:一是陈献章、庄“性气诗”创作的负面及其流弊,二是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诗......
本文以众位画家为乾嘉文人法式善所绘的多幅《西涯图》为研究对象,从创作缘起、图像内容、传播影响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以居近......
李东阳作为茶陵诗派的领袖人物,其崇高的政治地位、巨大的创作成就之外,系统的诗歌理论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他的尊唐抑宋的诗学观,......
李东阳是明代中叶的馆阁重臣、一代文宗,受其政治地位的影响和制约,他一生的诗文写作内容相对偏狭,颂圣、应制、酬答之作连篇累牍,......
明代茶陵诗派的开创者李东阳从声律形式的角度来探讨诗歌的本质特征,是我国古代较早开始探讨古体诗声律问题的批评家,尤其是他的“以......
一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湖南茶陵县陇匣(今高陇镇陇集村)人。明洪武五年起,茶陵属湖广长沙府,因此人们又称他李长......
明朝武宗即位时年仅15岁,还是小毛孩一个。太监刘瑾天天带着这个孩子击球走马,放鹰逐犬,玩得挺开心。大臣们一看不对劲,于是面奏小皇帝......
法式善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蒙古族学者和诗人,官至国子监祭酒。笔者通过对法式善乾隆年间做馆一事的考证,揭示出法式善与富察家族之......
据<明史>中关于李东阳的传记,大学士李东阳是明代的一位名臣,明正德年间,皇帝昏庸无道,宦官刘谨专权,与李东阳同时的大学士刘健和......
《麓堂诗话》初印本为"辽阳王铎"序刊本,后来"崇祯末年"又有了孟津"王铎"刊本。《麓堂诗话》明刻本今已不见,存世校早的为新发现的......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明成化弘治诗坛的领袖。后人若论明诗,几乎没有不谈到李东阳的。褒奖他的,称他为砥柱、巨擘;贬低他的,视他为平庸、......
【正】 明自武宗登基,屑小用事以后,著名文臣,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李东阳在朝行迹开始引起人们注意。尤其是在二相(刘健、谢迁)......
人们对李东阳的研究主要侧重其诗歌理论及其散文,很少关注其诗歌的内容,尤其是缺乏对其<竹枝歌>的重视.他在湖南写的20首<竹枝歌>,......
沈周与北京文官群体的交往,是关于沈周其人其艺研究中值得注意的现象。作为明中期文坛领袖并积级参与绘画品评的李东阳,是北京文官......
李东阳《怀麓堂诗话》是明代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复古是其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认为音乐性是诗歌的根本属性;强调诗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