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离》相关论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上它的风格朴素自然,大量而成功地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又兼多言.篇章......
对《诗经·王风》诸篇不编入"雅"而编其为"风"的现象,历来都有不同的解释。若沿着"家国天下的关系"这一思想线索,就会发现《王风》......
《黍离》是《诗经·国风·王风》中的名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大致有"闵宗周说""伤时追怨说""请秦归旧都于周说""伤周室不竞说""......
初教《黍离》,学生坏笑地告诉我:“很喜欢背这首诗,因为简单而重复。”初读《黍离》,我内心产生了疑问:“《诗经》中优美的诗歌数不胜数......
《节南山》与《黍离》是《诗经》中两首著名的"政治感怀诗",但二者在情感表达方式、艺术表现形式、对社会关注的角度以及可歌唱性等......
在中国文学创作史上,魏晋正始无疑是一个黑暗而严酷的时代,士人群体不仅承受着司马氏篡政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大压力,其本身更是作......
<正>关于瞿秋白《多余的话》的写作动因,人们比较注重研究其"远因",也就是瞿秋白过去的经历,如国内外种种思想文化的影响、性格特......
多彩的诗卷─—《诗经》景物描写研究之一束有春清代王士在《渔洋诗话》中指出:“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也。”在众多《诗经》评......
<正> 一魏晋之际,司马氏为了篡夺和巩固政权,采取了大规模的屠杀手段,造成了极其恐怖的气氛。但是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没有被吓倒......
<正> 向秀(生卒年不详)字子期,河南内怀(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人,与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
<正>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
《诗经·王风·黍离》可以看作是一首诗人对生命存在进行终极追问的至情之作。诗人借"黍""稷"的生长变化象征时光的更迭、岁月的流......
<正>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八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正> 长期以来,在《诗经》研究中流行着一种观点,认为《诗经》中在自然界所取的意象,只是一种陪衬,仅仅作为某种情绪或意念的提示......
<正>姜夔的《扬州慢》词入选高中语文教材有些年头了,读了教,教了读,几遍下来,对序文中的"《黍离》之悲"一说愈来愈觉着不靠谱。殷......
上博简《诗论》第19号简系对某诗的评析之辞,虽然所评之诗的诗名适缺,但可据简文之意拟补。愚以为此篇应当就是《诗·王风》的《黍......
关于《黍离》中"黍"、"稷"、"离离"的考辨,争论很大。"黍"和"稷"其实是相似的农作物,其形状、种植时间、生长地域、生长期、收获期都相似。而......
周大夫经历周平王东迁后,感于“黍”“稷”二物,有所兴怀而作《黍离》。诗中直接呈现出周大夫心态随“稷”之变化而变化,又借心忧......
<诗经·黍离>运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以黍、稷的由长苗到抽穗到结实来表现时间从夏至秋的推移,从而体现出诗人行役之久、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