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艺社相关论文
新兴木刻运动的发生有一个过程,鲁迅是倡导者,而行为主体是木刻青年.本文以“介绍”“分化”“新兴”分别阐释新兴木刻运动发生的......
一,《到巴黎去》的发现 王子云在其晚年整理之《从长安到雅典:中外美术考古游记》①“欧洲编”第一章《留学法国》第三节《赴法途......
20世纪以来,近现代专业美术教育越来越不局限于传统以技艺传习为主导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成了众多教育家所明确的重......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早年创作以油画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
1929年我在杭州国立艺术院当研究生,林先生是我的恩师。我知道林先生的一些往事,可能有些同志没有见过他的那些画,讲出来给大家提......
抗日战争期间,一批活跃在大后方的木刻版画工作者,运用手中的小小画笔,以画刊、画报、展览等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抗战,发挥了“文化武器......
一 1931年8月17日一早,有十三位美术青年来到了上海北四川路底长春路北的日语学校。他们并不是来补习日语,而是学习一门崭新的课......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于进步美术的倡导与推动,既体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民主精神,也体现了......
"一八艺社1931年习作展"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展览事件,存在诸多历史疑点.本文深入剖析了当事人对此次展览的回忆文......
在杭州南山路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园里,有一座年轻姑娘的半身雕塑像。谁哟?莘莘学子往往会发出这样询问。雕像基座上刻有“夏朋”,可这......
<正> 六十年前在北京天安门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自发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作为这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新文......
鲁迅先生定居上海后,大力倡导美术创作和传播,其中指导美术社团、培育新人是他弘扬新兴美术的重要形式。在鲁迅先生指导和影响的社......
近来,在广东美术馆的努力之下,一些曾经“销声匿迹”的画家及作品通过研究者的整理和复原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典型的如梁锡鸿、谭......
<正> 1931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北四川路底长春路日语学校的一间教室,主办木刻讲习会,邀请日本友人内山完造之胞弟内山......
<正>从本世纪二十年代未期到八十年代初期,这半个世纪多的时间内,对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一瞬间.但它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却是一......
<正>地点:北京华侨大厦二楼宴会厅时间:2007年7月11日研讨会主持:水天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
主持人语 5月23日,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的日子。61年来,讲话的精神一直鼓舞着几代艺术家创造着无愧于时......
1991年8月12日,91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
西方艺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中国美术界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从新美学思想的兴起到美......
<正>翻开中国美术教育史,"林风眠"三个字赫然入目。他不仅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最早奠基人之一......
“一八艺社”在民国十八年(1929)成立于杭州,故称“一八”。后于上海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一九三一年“一八艺社”在上海举办......
<正>一九一O年2月江丰(原名周熙)生于上海浦乐临青路故里一个产业工人家庭。父亲是木匠,母亲是纺织女工,两个妹妹从童年起就在纱厂......
<正> 对中国现代木刻运动作出重要贡献的日本朋友,内山嘉吉先生,1975年将他自己和他哥哥内山完造先生珍藏了四十多年的数百幅中国......
一、引言在浙江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有一份值得记录的重要史料是:从1954年秋开始,地处杭州的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一、“红色美术”释义宽泛地说,描绘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进行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中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历史人物的美术题......
【正】 在江苏徐州的东南角,有一片园林建筑群,名“快哉亭”,在厅堂上挂有两块匾,很有趣,书写着“快哉!快哉!”——“果然快哉”。......
蔡元培美术教育思想闪烁着时代光辉之处,还在于他1917年任北大校长时的一段名言:“学术公开,思想自由,文学与美术上现实派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