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吉金文存相关论文
一、缘起与解题 2002年10月21日,《北京晚报》上刊发一篇报道,介绍北京保利艺术馆收藏并展出的一件西周青铜器□公盨及其铭文......
春秋金文是历史上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及卿大夫铸造于青铜礼器、乐器及兵器上的文字,①其使用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将近三......
交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是政治、外交、战争等胜败得失的关键。因此,研究齐国的历史,离不开古代交通的研究。以淄河和潍河为中......
战国文字异形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然而究竟以怎样的程度存在至今缺乏定量分析。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战国齐、燕、邾滕四国三地陶......
虎簋盖铭简释●王翰章陈良和李保林1996年8月间,陕西丹凤县凤冠区西河乡山沟村出土了一件西周青铜簋盖,发现者为村民李新宽。簋盖已裂为4块......
【正】 1973年冬至1974年秋,在江西省清江县吴城村进行了三次考古调查发掘工作。那里的商代遗址中,出土了青铜、陶、玉、石等器物......
商周器物上常见用三或六个数字组成的“特殊符号”。它是我国古代筮占的产物,当名之为筮数易卦。这种易卦在北宋金石著作中已见记......
【正】 楚文物在解放前后特别是解放后,有数量可观的重要发现。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楚器,多系解放前出土,其中有北京图书馆藏,后来拨......
<正> 编辑同志: 拙文二篇先后在贵刊总8(1983:2)总10(1984:1)期上发表,皆属介绍传世楚器之短稿,诸多省略,今承转告一些读者的函询,......
<正> 战国时代(公元前403—221年)各国的器物,在器种、形制和铭文上,都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本篇列举战国时代有铭文的秦国铜器,考定......
<正>民国时期青铜器的出土民国时期发现的青铜器,虽然多数未经科学发掘,但与1911年之前的发现还是有着差别的。从北宋到清代末年,......
<正>近来有人问我说:"你父亲(罗振玉)平生著作是不少的。然总其平生著作中,能总结出对社会科学和语言学上重要的贡献,有几条呢?我......
<正> 前读文物1960年第2期郭老"弭叔簋及訇簋考释"一文,颇有疑义;近复承段绍嘉同志以拓本寄赠,附函云"并盼示复"盛意可感,勉抒鄙见......
<正>罗振玉(1866-1940年),江苏淮安人,祖籍浙江上虞,字叔言、叔蕴,号雪堂,晚年更号贞松老人。清末奉召入京,任学部二等谘议官,后补......
<正>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青铜器计万件,多系流散文物(又称传世品),一般没有明确的出土地点。其中有的是皇宫旧藏,有的是解放后文化......
<正>“行气玉铭”的形制为楞柱状,中空,顶端未透。此外又有玉佩、剑珌、玉刀珌、行气玉佩、刀珌等称法。原玉旧藏合肥李木公家,今......
<正>苏富比2014年春拍中,有一批有铭青铜器原来为清末名士吴大澂、张廷济、刘体智的收藏,其后辗转到日本,为私家所藏。这些青铜器......
金文考释二篇赵平安河北大学一释“〔1〕”■氏壶:“(吾)以(宴)饮,〔1〕我室家;猎毋后,在我车。”〔1〕,郭沫若先生释盱,从者甚多。据笔者考察,出......
<正> 兵器是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战争迭起、兵燹连年的战国时期,各国为求得生存和发展,竞相发展各自的军事力量,都十分重视......
【正】“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推崇。关于“孝”的含义,上自儒家......
【正】 一、关于附加符号问题青铜器铭文中常见的附加符号,是在一个字的右下角加两短横,表示“重文”或者“合书”。后者如“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