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相关论文
李学勤先生提出的一系列有极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是现代学者沿正确方向和以正确方法推进古史、古文字学和古文献研究及考古学相关课......
李学勤先生对楚文化研究贡献巨大。在整理研究楚地出土文献的过程中,指出楚文字居古文字研究的前沿,不仅促成战国古文字学的形成,......
<正>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收录了一篇重要的《尚书》类文献,该篇共有简32支,字迹清晰,有序号,无篇题,通篇内容以"......
李学勤《试论八角廊简》一文,对1973年发现的河北定县八角廊40号墓竹简《文子》作了研究,认为《文子》应与汉刘向、刘歆父子所见《......
戎生编钟一组8件,153字(其中合文1,重文9),为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购藏,著录于《保利藏金——保利艺术博物馆精品选》(岭南美术出版社1......
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大学、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文化厅暨蚌埠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涂山·淮河流域历史文明研讨会暨中......
二十多年前,张光直邀约李学勤、王仲殊和我,四个人撰写中国古代四个时期的历史,他自己写商代,我的任务是西周,李先生和王先生分别撰写东......
秦骃玉版出土于华山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战国秦系文字材料,自公布原物照片和摹本后,许多学者先后发表了专门的研究文章,如李学勤《......
饶宗颐——对这个名字陌生的,恐怕不仅仅是老百姓。他是谁? 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
2012年3月10日15点52分,朱维铮先生终于放下了病体的重负,离我们而去。手术以后,朱先生的身体渐渐沉重,最后几个月,他不得已用了拐杖。2......
李学勤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青铜器、简帛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他于上世......
张京华教授自1985年以来,已出版庄子研究著作4部。《庄子哲学辨析》力图结构一种“儒道天人坐标”理论体系,1985年写成初稿,压箧13年,......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对现代史学研究影响颇大,但疑古思潮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问题是文化建设方面不足,造成了古代历......
“六经”之《乐经》,先秦多称《乐》。历来研究者争论极大,问题涉及有无、性质、内容诸多方面。从史料出发,研究国学名家刘师培、章太......
那 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仿佛看尽历史长河,看透世间浮华。不高的个子却有一张精神矍铄的面庞。态度谦逊,话语温和,声音富有穿透力......
一本好的入门书,阐释须浅,不浅则令人望而却步;例举须确,不确则降其真理性而使初学者得到不好的印象;开示须广,不广则无以显示学科......
秦骃玉版出土于华山地区,是近年来发现的重要战国秦系文字材料,自公布原物照片和摹本后,许多学者先后发表了专门的研究文章,如李学勤《......
《左传》是中国史学的一本名著,许多著名的史家都对其称赞有加。本文对钱穆和李学勤先生对《左传》的观点加以比较,发现他们理论的基......
《光明日报》今年2月25日第8版“追思”栏目,载《一生追索历史,他把自己也写进了历史——缅怀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李学勤》。记者邓......
安阳殷墟所出师组卜辞的句尾常有否定词“不”,同样情况偶见于宾组、历组、午组卜辞。郭沫若、陈梦家、李学勤等认为是表示疑问的语......
一年多来,我从“断代工程”简报上先后获悉李学勤先生关于“初吉”以及月相名词的解说,如:“吉的意义是朔.月吉(或吉月)就是朔日,......
关于《九章算术》的编纂,是中国数学史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在《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的研究中,经常请李学勤先生答疑解惑,在此仅举......
李学勤先生说:“孔子与《周易》关系如何,是中国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确如古代史籍所说,孔子长期研习过《周易》,并亲自撰......
鉴定文物的实用之书——评李学勤主编的《中国文物鉴赏丛书》●梁腾锋/著我是一名业余文物爱好者,最近有机会拜读了由我国著名历史学......
期刊
记得几年前,王树民先生尝写有一篇短文,题目叫做《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发表于《河北学刊》2002年第1期上。......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的“而后喻”被注解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李......
两周时期中国开始有文献史料传下来,相对于夏商而言,资料比较丰富。但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其原本大多已失传,经汉代以后学者的搜集......
【正】 1974——1978年,河北省文管会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鲜虞中山国故都灵寿城遗址发掘了两座大墓,即1号墓和6号墓。其中1号墓......
墨迹鉴定、含水率分析、C-14测年再加上树轮校正,一切可能的科技手段都被用上。只为了证明2008年出现的“清华简”古书比秦始皇更......
清华简《金縢》篇是一篇可以与今文《尚书.金縢》篇、《史记.鲁世家》有关部分对读的珍贵出土文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
通过叙说师从李学勤先生读书经历和体会,着重阐述了李学勤先生一贯倡导的建立"中国古代文明研究"这一学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中......
“乘马”是认识周代农民负担乃至整个周代社会变迁的一种重要制度。《管子》与《司马法》所载“乘马”征收标准的差异生动地反映了......
人物名片:李学勤先生,1933年生,北京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任中国社会......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古器中虎食人造型并不罕见,已有学者对这一造型(主要是商器上的)的意蕴进行了探索,但尚未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根据笔者研究,古器......
文明初源的追溯——读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王子今大致自战国秦汉时期以来,古史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事迹已......
众所周知,李景隆主编的《应用写作》(含公文写作,1983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和《应用写作资料汇编》,不但成为广泛使用的应用写......
李学勤先生被誉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人,他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等领域均......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
作为当今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文献学家,李学勤先生早期的治学经历却十分独特.从小酷爱读书,对符号有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