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声中部相关论文
《中国人》是前国立音乐院院长、作曲家吴伯超的代表名作。这首混声合唱,词曲结合紧密,又富有创新独到之处。首、尾两乐部气势雄伟......
<正> [译者按]本文译自《盛克尔分析法读物——附其他分析方法》一书,原标题是《作品分析一则》。本文是该书第二部分许多作者分别......
贝尔格和威伯恩虽同样受过德奥浪漫主义音乐的熏陶和勋伯格的点化,甚至在求学时代便与老师一道探索着新的无调性语言,但自第一次......
【正】 被著名作曲家布莱兹(Pierre Boulez,1925-)誉为“现存最伟大的杰作之一”的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Lyric Suite,1925-26)......
<正> 一、概述 复三部曲式由三大部分组成,各大部分(特别是第一和第三两部分)都是单二部或单三部曲式,中间的对比部分除单二或单三......
<正> 十八世纪晚期,现代音乐会的形式开始出现,并且渐渐取代了由富有的赞助人安排的私人音乐聚会。这一转变折射出了社会等级的变......
<正>贝多芬是西方音乐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的人物,他的9部交响曲也早已成为西方音乐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交响音乐的发展中占有......
<正>《d小调第十七"暴风雨"奏鸣曲》(作品31之2)Sonata No.17 in D Minor,Op.31,No.2("The Tempest")Ⅰ.Largo;AllegroⅡ.AdagioⅢ......
莫扎特的《A大调钢琴奏鸣曲》是一首严格变奏曲,这是近代主调音乐风格变奏曲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从严格变奏手法的时代特征和产生背......
《降B大调第二十九奏鸣曲》(作品106)Sonata No.29 B-flat Major,Op.106 “Hammerklavier”I.AllegroII.Scherzo:Assai vivaceIII.......
《中国人》是作曲家吴伯超的经典合唱作品。这首混声合唱,词曲结合紧密,织体结构上的层次感使音乐形象鲜明、丰满,作曲家融合西方......
<正> 第四首《C小调弦乐四重奏》OP.18之四 这首乐曲的性格是具有十分典型的“贝多芬精神”的。早在50年代,我看过一部前东德拍的......
<正> 旋律的对称3.逆行程序逆行是前后倒置。一个旋律分成两半,后半是前半的逆行,是一种拱形的对称结构。微观的拱形对称,是古今中......
<正>"广东音乐"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地方曲种,源远流长。主要流行于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最初是民间作为在粤剧表演过程中为了......
<正>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创作于1940—1942年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构思、写作于颠沛流离的逃亡旅途(最终完成于广东坪石管阜......
<正> 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罗伯特·舒曼,是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乐坛最活跃的分子之一。他的代表作反映了鲜明的民主思想,是浪漫主义......
<正> 音乐分析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包含两个部分,每一部分各分两乐章。第一部分描绘马侬无忧无虑的青年生活和温柔活泼的性格,第二部......
<正>可能是性格问题所致,笔者必须惭愧地承认,凡是含有大量舒伯特曲目的钢琴音乐会,都被自己条件反射似地忽略,又或者是有意无意地......
<正>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有许多作品都堪称是世界音乐的经典。而《四季》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的每一首都描......
<正>《降E大调第四奏鸣曲》(作品7)Sonata No.4in E-flat Major,Op.7I.A llegro molto e con brioII.L argo con Bran espressione......
在当今时代,“英雄”无论如何都难以成为显著而时尚的话题。人们要么陶醉在自我标榜的孤立世界里,要么委身于消弭个性的集体意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