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壁导联相关论文
心房扑动(房扑,AFL)是心电图问世以来人们认识最早的心律失常,但传统药物治疗不能很好地预防房扑的再发。近10年来,由于这种心律失......
传统观点认为早期复极属于良性改变。2008年,Haissa-guerre等入选206例因特发性室颤植入ICD的患者,发现其中64例有早复极(发生率31......
J波是指心电图上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新近临床研究表明,在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许多患者合并有下壁(Ⅱ、Ⅲ、aVF)导联ST-T的改变,其梗死相关血管(IRCA)通常为左前降支(LAD).......
患者女,42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10年,加重2W于2000年4月20日入院.患者于1990年出现阵发生心悸、胸闷、心前区隐痛,每......
Q波异常包括三个因素:(1)Q波时间0.04s;(2)Q波的幅度同导联R波的1/4;(3)不该出现Q波的导联出现电静止区域。具体有:①除aVR外,其他......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异常Q波在诊断陈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异常Q波的患者,结合其病史及辅助检查,了解......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下壁导联ST段下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4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根据下壁导......
大部分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PVCs)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及二尖瓣、三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附近。起源于左心室左......
本例孕检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间期0.16s,QRS波群时间0.11s,V1呈rsR,型,V2呈多相R型,V3~V6呈Rs型,s波粗钝,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
多项研究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出现的胸前导联ST段压低可能是下壁导联ST段抬高的对应性改变,也可能为前壁心肌缺血和左冠状动脉病变......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下壁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81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所致急性前......
肺动脉栓塞是常见的心肺疾病,病死率高,临床易漏诊、误诊,心电图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一定帮助,对于异常Q波心电图必须结合临床及相关......
目的探讨下壁导联P-R段明显下斜与运动试验假阳性的关系.方法比较76例运动试验阳性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真阳性组57例、假阳性组19......
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既往体健。因“剑突下疼痛8天,再发3小时”于2019年8月27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精神软,皮肤、......
例1患者男性,65岁。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本院常规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74次/min);PR间期0.18 s,QRS时间0.08 s,下......
为探讨心电图下壁导联R波切迹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观察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0例(Ⅰ组)、其他各类心脏病190例(Ⅱ组......
多数特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少数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和二尖瓣、三尖瓣环附近。采用常规标测技术射频导......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下壁导联ST段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单支病变所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病人,......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下壁导联ST段的变化与不同前降支形态和梗死部位关系。方法根据下壁导联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将67例首......
背景目的:当代,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的加重,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病变因其发病进展性及猝死......
运动试验是我国目前对冠心病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无创伤性诊断方法。我院自1976年以来即开展了这项工作。现将资料较为完整的407例,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