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关论文
目的 探讨在不同心室起搏百分比(CUM%VP,即起搏心室率占总心室率的百分比)时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室......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下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Ri指数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连续选择242例首次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的患者为......
传统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其电激动顺序与正常生理起搏顺序相反,经临床试验证实会导致心室重构、影响心脏功能,增加二尖瓣反流、心律失......
当今生理性起搏,不仅关注房室同步性,更加关注心室的同步性。随着新近国外几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的陆续发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所引......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iht ventficular apex,RVA)起搏对心脏收缩同步性指......
目的探讨长期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1998年11月,92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首次植入双腔起......
近来研究显示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QRS时限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存在负相关,QRS时限延长是心脏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子。而目前国......
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经常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尤其是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与单腔起搏器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双腔起搏有助于减少房颤的......
目的:心脏传导系统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有潜在生命危险的疾病。虽然心脏传导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多种多样,但对于引起严重症状的心动......
目的 了解长期持续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基础心功能正常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基础心功能正常、因三......
目的:比较右心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 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R波抑制型(VVI)起搏器患......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分右心室心尖部起搏32例、室性心动过速(VT)11例......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引起的T波电紧张性改变(EMTV)。方法入选EMTV患者177例,其中显性旁路(A组)50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起搏器术后或永久起......
目的: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将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76例分为3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器安装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
目的 比较右心室中位间隔部起搏(RVMSP)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对起搏器依赖患者临床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因Ⅲ度或高度房室传......
目的动态观察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收缩同步性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目的:探讨右心室室间隔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符合起搏Ⅰ类或Ⅱa类适应证并接受DDD起搏器置入术的患......
目的比较左心室功能受右心室流出道(RVOT)与右心室心部起搏的影响。方法选取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或川度)患者80例,随机分为RVOT起搏组(A组)......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
随着起搏技术的进步和起搏治疗适应症的不断扩大,起搏治疗患者逐年增加。但常规采用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治疗,可导致心肌收缩不同步,损......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对30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10例左室下后间隔特发性室性心动过......
右室流出道靠近希氏束,此部位起搏可以获得较为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较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我科至2007年......
目的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2例起搏器植入患者术中行右心室室间隔(RVS)及右心室心尖部(RVA)瞬间起搏,对照2种......
目的探讨心室最早异常除极点与心脏电张调整性T波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对91例(37例右心室心尖部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后,14例特发性室性心......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内皮素-1(EF-1)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情况,及其可能产生的机制和参与病理生理的过程。方法永久心脏起搏器......
目的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和右心室间隔部(RVS)不同部位起搏早期对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5例植入DDD型起搏......
[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室电极植入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有症......
目的比较右心室主动固定电极和被动电极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
目的:分析不同心脏起搏部位及起搏模式对永久性心脏起搏治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04年至2006年行永久性起搏器植......
1心肌重构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心肌重构是指在各种初始损伤因素(包括心肌缺血、梗塞、血流动力负荷、炎症等)作用下,同时在不同的继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