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图书馆相关论文
东方图书馆是商务印书馆的附设图书馆,成立于1926年5月,是上世纪30年代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不幸毁于“一.二......
自清代方志成为著述大业以来,我国对地方志的编纂出版与收藏愈益重视,方志事业得到了较好的拓展.商务印书馆是近代最著名的出版机......
中国近现代出版诞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上海出版人一直以启蒙和救亡为使命担当,涌现了邹......
为了“扶助教育”“开启民智”,张元济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创立了通艺学堂图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后又协助其学生创建了合众图......
曾是上海民族工商业的集聚地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波恩的莱茵河、维也纳的多瑙河,无不以其引领时代潮流的独特魅力,成为......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图书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无法弥补的损失,以东方图书馆、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湖南大学图书馆为标本,从日本......
张元济是中国近代文化出版史上的闻人,商务印书馆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自戊戌变法后离开北京到上海,先在南洋公学任译书院院长,后进入......
1932年,日寇进军上海,将商务印书馆和藏书40多万册的东方图书馆作为轰炸目标,商务印书馆损失之巨无以计数。但仅经过5个月,商务印书馆......
张元济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期间他创建了涵芬楼,重点收藏善本古籍。后来他又不遗余力创建了东......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下设的东方图书馆,曾是闻名一时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私立图书馆。文章概述该馆阅读推广服务和活动,分析其对当......
一、日寇对中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疯狂破坏与劫掠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肇始的次日上午,在东方的大都市上海有着号称整个......
商务印书馆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难以磨灭的文化丰碑,对开启民智、启蒙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大作用。1932年一·二八事......
<正>王云五(1888—1979),名鸿桢,字日祥,号岫庐,笔名出岫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出生于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
<正>乘着全民阅读的东风,营业十余年的涵芬楼书店亦与时俱进,完成了从一家书店向一个阅读体验空间的华丽转身。京城刚下过一场不大......
本文论述王云五对于近代图书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担任东方图书馆馆长;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推行《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举办图书馆学讲......
王云五一生与书相伴,勤学不辍,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使他终成大家,他知恩图报,终生不遗余力回报图书馆、回报......
<正>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因参与戊戌变法失败而留居上海的张元济应好友夏瑞芳之邀,辞去南洋公学职,正式进入商务印书馆,从此开始......
不久前,读到过一篇杭州学者散木先生写的短文《胡适在葛斯德东方图书馆》。这是文章的主标题,副标题是“兼说从’中统’专员到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