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五相关论文
从1897年创办至20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管理制度经历过两次较大的变迁.夏瑞芳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管理制度是带有博爱主义色彩的总......
1948年8月,刚刚就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王云五仓促推出币制改革的方案,企图以此挽救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尽管这一决策在制定和......
天天看书,天天抱怨。 笔者从事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常需查阅工具书。而这些工具书,尤其是其中许多大中型工具书,其检索法一般为部首......
论述了西方传教士在上海编纂的索引、上海教会大学培养的人才、上海最早建立的索引委员会、上海是民国时期索引检字法发生和论争中......
轰动一时的上海舞女风潮,起因竟是国民党行政院副院长王云五迁怒于公子与一名舞女有染。1948年初,冬日的一个上午,林森中路(今淮海......
80年前中国人在新年梦想的那些事,如今想起,更让我们对现在充满了信心。 1932年冬天,当《东方杂志》主编胡愈之给全国400多位名人......
对于历史研究来说,档案的原始史料价值素为研究者们所注重。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出版机构,从清末到民国曾有过......
长期以来,《鲁迅全集》是书店里的常销图书,而《鲁迅全集》每一次的新版也都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盛事。最新一版的《鲁迅全集》是由人......
杨扬先生的《起步于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发表于《读书》二○○七年第十期)一文,论述了商务印书馆的创建史及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巨大贡献......
上海对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之一,是诞生了包括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在内的一批现代大型出版企业。假如没有商务印书馆,假如......
“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 王云五主编 重庆出版社2009.1 定价:189.20元 王云五:倾情国学经典文丛 作......
1937年11月27日,蔡元培登上了由上海开往香港的法国邮轮“珂拉密司”号。此时,抗日的烽火已在华夏大地燃起,年已71岁、病体孱弱、......
编者按:“一切人类大事,皆以印刷蓄积之……世界诸民族文明之进步,每以其每年出版物多少衡量之”(孙中山),“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
张元济在加入商务印书馆的时候,有一个宏愿,希望通过商务“为中国实业造一模范”。商务早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确实可以看作近代股份制......
“五四”之后,国内新思潮蜂起,商务印书馆的元老高梦旦、张元济觉得面对变异的时代有些力不从心,拟聘请胡适做编译所所长。胡适表示难......
母亲曾经对我讲,外祖父陶希圣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做编辑,是1924年初的事情。因为特别喜欢读书,所以外祖父总想找个职业,能够与书为伴。在......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早年提倡白话文,主张文学革命,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的个人生活、待人处世的方式,留下了......
1936年11月18日,鲁迅去世一个月,“新月派”女作家苏雪林写给胡适一封长信,称鲁迅为“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耻的小......
20世纪20年代,王云五经胡适推荐到商务印书馆任职.在任期间,为实现以出版振兴文化、以文化而强国的梦想,王云五出版了教育类系列丛......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营出版机构,它在近代5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积极推动了中......
王云五曾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和出版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又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过多年的高级官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学术......
王云五是近现代出版史上一位成就卓著而又颇具争议的出版家。他在一个大转型的时代走进商务印书馆,以改革者的气魄和智慧经营着这个......
该文以王云五策划编纂《万有文库》这一成功个案为研究对象, 试图从中寻找和总结出一些有关编辑策划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该文紧紧......
张元济先生一生崇尚俭朴,我听过不少关于他的这类故事。以纸来说,大小纸片全部整理收起,用以写便条、记事、写信。 张元济(1867—19......
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收藏的原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档案中,有一封胡适写给王云五的信,笔者查阅了多种有关胡适先生的书信集、......
近些年,我为《中国新闻出版报》“晓群书人”专栏写稿,认真研究了10位出版大家,他们是张元济、王云五、邹韬奋、胡愈之、叶圣陶、......
本文所载人物,其中不少本刊都作过专门介绍,但如此系统地排列,则颇具史料价值。为此,本刊特予连载。陈立夫、朱家骅、陶希圣、王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之《中国文化史丛书》系上世纪前期中国文化史研究成果之阶段总结与展示,其采用之分科研究法亦......
文章以出版人王云五的图书馆事业为中心,对王云五推动图书馆实务及图书馆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进行了研究,并对王云五所“发明”的“中......
新时期编辑职能辨析□祝国华进入90年代,许多图书编辑两眼注视着市场,两手指挥着作者,批量生产着卷帙浩繁的套书、丛书,不时掀起或大或小......
【摘 要】1944年3月,周恩来在延安、王云五在重庆公开演讲,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同一个概念——“宪政的先决条件”,异口同声地强调“人民......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编审制度经历了由“编著一体”向“编著分离”的变迁过程。编审制度变迁之目的在于规范编辑职业,增强其......
人做了错事有惭愧之心,这是人异于犬马的地方。有惭愧之心,最起码说明我们具有一定的反省精神。不过,我觉得,与惭愧之心相比,不给自己内......
王云五是20 世纪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联结海峡两岸文化教育的标志性人物.作为商务印书馆长时期的掌舵人,王云五独具个......
王云五不仅发明“四角号码检字法”,而且倡导与编制索引、研究索引与学术之关系。他为中国现代索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学术创新思想......
在对汉字检字法的讨论中,"四角号码"检字法作为形序法的代表备受学界关注,本文依据该法创制者王云五所撰写的论文和自传,探讨分析了......
一、刘天经先生简介 刘天经于清光绪元年(1875)生,遵义人,字纬生,晚年自号“一园老叟”,清末岁贡生。工书法,四体皆精,尤长真篆,揉大小篆......
司徒雷登:“中央政府犹如病入膏肓的病人” 1948年7月29日,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浙江莫干山召见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外交部部长......
1934年12月,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刘文典,踌躇满志地给商务印书馆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费十年精力著成《庄子补正》十卷,稿已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