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教育部相关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6月改北京为北平,国立历史博物馆随即由大学院古物保管委员会接收并主管。此时的博物馆因经费无着落,各项规划......
国立山东大学系全面抗战前13所国立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停办又复校的国立大学.在抗战初期,学校从青岛通过陆路、水路辗转迁至四......
[摘 要]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影印《四库全书》,引发了学术界对于如何影印的争论,并进而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成......
《读书》今年一期沈卫威先生《话说缪凤林》一文中提到:“战后大后方的教育文化中心有‘三坝’之说:重庆沙坪坝、成都华西坝和汉中鼓......
长沙,上了不到一个星期的课便又南迁。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令清华、北大、南开三校于长沙筹办临时大学。11月1日始上课,至次......
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同时组建于1937年9月,是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两大支柱。西北联大始称西安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
导语:几位老学者虽然都加入了美国籍,但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始终如一。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不但在知识上受益非浅,尤其被他们的赤子之心所......
父亲是1899年1月24日出生的,他生前身体还是蛮不错的。1938年那年,硬是和临时大学(抗战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奉命迁长沙,组成临......
2007年10月,新发现一批1946至1949年查封育才学校重庆分部的档案材料,包括国民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重庆行辕、重庆警备司令部......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现代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教育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精心策划了“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东北。随后又复攻淞沪,更大调其贼军屡肆骚扰,在天津演习巷战,在汉口增......
由张学良先生亲自任校长的东北大学于1924年5月在奉天(今沈阳)创办,“九·一八”事变后,流亡至北平(今北京)复校。“东大”学......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国民政府教育部鉴于西南边疆在抗战建国中的重要性,决议组织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赴滇黔桂边......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后 ,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南京国民政府在这种形势下 ,一方面表示坚决抗战 ,一......
【正】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中日甲午战争中被日本强行割占的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当时,陈仪被任命为国民政府首任驻台行政长官......
2006年8月22日上午,北京中南海国务院第四会议室,温家宝总理邀请了5位教育专家就基础教育问题进行座谈。当南京金陵中学校长丁强谈到......
私塾改良的主要目的是祛除“科举时代教育”的旧形式(陈东原:《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47页),在私塾管理、私......
<正>一片苍老的木桨搅起满河忧伤这凄婉的夜歌摇落了遍地月光无眠的岁月里流淌着痴情的守望一一条世称"西南官道"的千年驿路,在这......
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的南开大学,曾被国民政府教育部评价为"私立学校之中成绩卓著者"。但在抗日战争时期经历了日军轰炸,校园被毁、......
<正>文澜阁《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4部库书之一,曾经历无数坎坷得以幸存。自1861年太平军二度攻占杭州阁书被毁到民国末年,文澜阁......
西南联大的“南渡北返”与西北联大的“扎根西北”,都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关于南渡北返,冯友兰先生撰写的西......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在云南昆明有所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却很少有人知道当时在中国的西北部,还曾有过一所与之并立的短暂高等学府—......
一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就其功能性和目标性来说,与今天的科教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都是以传输科学文化知识、推广先进技术经验、传授......
<正>国立中学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开办的中等学校,始建于1938年,终结于1946年。当年的国立中学,是抗战时期中国教育史上一段颇......
【正】民国时期,贵州的教育分成两段。一段是军阀统治和控制时期的教育;另一段是国民政府中央控制下的教育。军阀控制时期,贵州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述评潘国琪五十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场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为了争取民族生命的延续,捍卫......
<正>2018年5月12—13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与《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与国家图......
<正>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他与北京大学教授、文字学者黎锦熙等知名......
<正>在中国近现代体育史上,民国时期可谓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发展时期。受到多重政治和教育思潮的影响,民国的学校体育......
略论抗战时期中外科学技术交流张凤琦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战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诸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抗战史研究成果卓著。......
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王春南1937年日本挑起的全面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自清末以来留学运动发展势头,使出国留学跌入低谷达四五年之久。1943年......
20世纪中国教育史是一部除旧布新的历史。沧海桑田,地覆天翻。在几千年封建教育的废墟上构建现代教育大厦,一切从零开始,谈何容易!凭着自......
<正>也许你不知道,浙江大学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于贵州省湄潭籍考生免收学费。2008年,浙大在湄潭成立了支教点,每年都会派学生到湄......
抗战爆发后,一般大学均迁移内地。然而,由于上海地区租界的存在,抗战初期驻沪高校普遍迁入租界办学或仅部分内迁。国民政府教育部......
<正>张蕙生(1894~1982年),女,浙江省平湖市人。教授,会计学家,会计实务专家,会计教育家。中国第一位女会计师,"三位一体"立信会计实......
<正>陈君葆使3万册善本无损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在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冯平山图书馆、中英文化协会香......
<正>民国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图书馆,其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发展自中国5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
在绵阳现代教育史上,曾有一所直属教育部的中学,那就是在抗战时期,为躲避战乱,山东部分中等学校教职员和学生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的......
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无视国际战争法规,在制造血腥屠杀暴行的同时,公然以轰炸、纵火、劫掠等暴虐手段,肆意摧残和毁灭中国文化,掠夺文......
留学教育与近代中国李华兴,陈祖怀一百多年来,在中国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留学生是一支队伍小而影响大的极为重要的......
<正>我数年前曾收藏到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版《皇朝一统舆地全图》及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教育部(时教育部长为蒋梦麟)审定的《最......
空前的浩劫抗日战争爆发前,全国有高等院校(包括专科学校)108所,大多分布在东南沿海沿江地区。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这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