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内陆架相关论文
溶解氧含量作为海洋生态系统重要的化学参数,对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环境溶解氧状况的研究意义重大。海水中的氧化......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沉积物沉积速率非常高,沉积记录对环境变化比较敏感,是研究全球气候演化区域性响应的重要载体。本文以AMS14C高精......
本论文依托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利用在东海内陆架南部所获的67站表层沉积物和周边河流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沉积学......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区北部的 DD2孔进行了粒度分析、 AMS 14C年龄测试和主元素、微量元素分析,讨论了各元素含量与粒度......
尝试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蕴含的古环境、古气候信息进行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
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
选择物质来源相对单一、区域较广的浙江沿岸东海内陆架区,以4种主要粘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绿泥石)为研究对象,以探讨......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进行了岩性、粒度、稀土元素以及AMS14C年代分析,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物源......
尝试建立了中国边缘海陆源沉积物粒度和矿物成分的关系.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和南海ODP1146站沉积物进行了陆源物质粒度以及矿物分......
未来全球变化可能使极端事件的强度增加、频度提高,这带来了更新海岸带防护标准的课题。由于台风、洪水的器测记录时间较短,需要从......
未来全球变化可能带来极端事件的强度增加、频度提高,加之海面上升加快,给海岸带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更新防护标准的课题。由于台风的......
应用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模型对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取得的30号柱样的高分辨率粒度数据序列进行了反演,分离出3个端元,根据端元的频率......
本文采用化学热氧化法测定了25个东海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探讨了沉积物中黑碳与总有机碳、粒度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之......
对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物磁化率的影响因素及其蕴含的古环境信息进行了探讨。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沉积中心附近的EC2005孔......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的MZ02柱样岩芯进行粒度、常量元素、AMS14C分析,获得了粒度和常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
本论文通过对东海内陆架浙闽沿岸泥质沉积带EC2005孔沉积物岩性、粒度、AMS14C测年、粘土矿物以及全岩矿物衍射分析、沉积物常微量......
IODP计划(2013~2023)中的第一个科学主题中明确指出:海底的沉积物岩芯提供了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能够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更好理解地球......
以东海内陆架S05-2孔沉积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速质谱仪(AMS)14C年龄测定、粒度测试、粘土矿物及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析。研究表明......
东海内陆架泥质区是东海现代沉积的"汇",其中黏土组分是泥质区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合是反映沉积区物质来源......
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具有丰沛的水沙通量,其形成的长江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中心一直是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受到多种物质来源供给的长江远端......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中部MZ02孔岩芯沉积物为材料,挑选底栖有孔虫单种Ammonia compressiuscula进行了壳体氧碳稳定同位素和镁钙比值......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MZ01孔进行了AMS14C定年,粒度、常量元素和黏土矿物分析,以敏感粒级、黏土矿物组合、元素组合为替代性指......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7个重力柱状样进行了210Pb活度分析测试,计算所得沉积速率为0.79~3.66cm/a,平均值为1.97cm/a,最高值出现在研究......
通过分析东海内陆架泥质区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有机质(TOC)、常量元素氧化物(SiO2,Al2O3,Fe2O3,MgO,CaO,Na2O,K2O,P2O5,TiO2,MnO),......
为研究鄂霍次克海天然气水合物区沉积物古菌、甲烷厌氧氧化古菌和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多样性分布,我们以PCR技术为基础构建mcrA、dsrA......
为探讨东海内陆架17.3Ka BP以来的重矿物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物源与环境的指示意义,对东海内陆架南部泥质沉积中心EC2005孔岩心沉积......
本研究基于长江口和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5根岩芯的粒度、元素、生物硅等高分辨沉积记录研究,结合长江特大洪水、该区台风风暴时间......
本论文依托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的“CJ12区块海底底质调查与研究”课题,利用专项课题调查所获的927个表层沉积......
本论文旨在分析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的物质组成与来源,阐明其形成与演化历史,并从其形成的背景机制出发,初步揭示其中蕴藏的......
通过对东海内陆架EC2005孔柱状沉积物陆源矿物、粒度及地球化学成分分析,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制约关系.该孔柱状沉积物主要矿物成分......
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系统作为世界河流主导的典型边缘海,是开展陆海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地区。近年来,在流域来沙减少的背景下,河口三......
对位于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长岩芯(6020cm)进行了磁化率和粒度测量,分析了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和磁化率大小变化的相关关系。通......
本文根据历年来岸线变迁与海塘兴建的资料,论述了浙江海岸的淤涨规律,并进一步阐明了海岸淤涨的四种泥沙来源。长江入海的细颗粒泥......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区北部的DD2孔进行AMS^14C年龄测试和RPb/Sr含量测定。获得了近2ka的Rb/Sr比值(RPb/Sr)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