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沉积相关论文
尝试从陆架上寻找全新世高分辨率的东亚季风替代性指标和记录.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中部的PC-6孔进行AMS14C年龄测试和......
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区北部的DD2孔进行AMS14C年龄测试和粒度分析, 获得了粒度随深度以及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
当前南黄海沉积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泥质沉积的形成过程和动力机制及其物质来源。许多学者对南黄海中部泥区的成因和物源进行了大量......
陆架海现代泥质沉积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学、环境科学和气候学意义,数十年来一直受到海洋科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了一......
<正> 1 引言 细颗粒沉积物在海洋动力条件下被侵蚀、搬运、堆积过程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关注的内容之......
砂质与泥质沉积是两种比较典型的陆架沉积类型。其中,砂质沉积占世界陆架面积的70%。砂质沉积多以沙脊、沙席的形式存在于世界陆架,......
根据渤海海峡空间尺度的大小、潮流特征和沉积物的性质特征,构造了一个平面二维沉积物输运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内,成山......
中国海域辽阔,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4个海区.各海区沿中国大陆均有呈斑块状或条带状的泥质沉积分布.选取各沿岸泥的代表性样......
海洋泥质沉积是流域、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对该粒级物质的系统研究,是获取环境信息的重要手段。为此,采集北黄海中......
对位于闽浙沿海岸泥质区北部的DD2孔沉积物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了粒度分析,采用ICP—MS进行了稀土元素质量分数测定,分析了该孔稀土元......
主要通过对修水县港口地区野外1:5万地质填图而实测到的三条剖面(沙墩上、岩背、洞下)的详细研究,阐明西阳山组的岩石学及地层分布......
南黄海是东亚海区陆源物质向西太平洋扩散的重要通道,阐明该海区悬浮体粒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对于深入揭示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源汇沉......
黄东海陆架和朝鲜海峡等5个泥质沉积区全新世中期以来(自约6kaB.P.至今)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的河流人海物质在复杂......
利用2018年夏季威海湾及邻近海域的实测海水温度、盐度、浊度数据和海湾口门处的水位、潮流、底层水温数据,结合局地风场和海表温......
目的在于尝试从东海内陆架上建立全新世高分辨率的东亚冬季风替代性序列.通过对位于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中部的PC-6孔(740 cm)进......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3个柱状样的沉积学研究表明,冰后期海侵沉积序列包括底部的粗粒沉积层即海侵滞留沉积(贝壳碎片层或富含贝壳......
对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区的DD2孔和悬浮体进行了陆源物质提取,应用激光粒度仪做了粒度分析,并分析了DD2孔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
为了深入认识泥质沉积在北部湾东部的展布、物质来源、输运路径、堆积速率及形成机制,本文对152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对......
本文对取自南黄海北部的B03孔岩芯(330cm)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运用电子探针技术,分析了其典型层位角闪石的矿物化学......
东亚季风作为全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地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气候,在全球气候系统中也占有重要的分量,所以对于东亚季风演......
根据渤海潮流、环流和悬沙浓度特征,黄海水体由渤海海峡北部输入渤海,在渤海循环后,经由渤海海峡南部输出到北黄海。输出水体的悬......
<正> 引言本文研究了德克萨斯墨西哥湾近海钻井中的渐新统一中新统的 Frio 组的泥岩,以测定其岩石学特性以及这些特性怎样受到异常......
泥质区沉积记录是全新世海洋环境演变的重要信息载体,对“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采集的浅地层剖面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在......
论文在大量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依托项目为国土资源部近海海砂资源调查专项之“东海舟山群岛近海海砂及相关资源潜力调查”。论......
本论文旨在分析东海内陆架闽浙沿岸泥质沉积物的物质组成与来源,阐明其形成与演化历史,并从其形成的背景机制出发,初步揭示其中蕴藏的......
陆架泥质沉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是进行气候演变和环境演化研究的理想记录之一,因而备受地质学、沉积学和生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