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季风相关论文
南海西部越南岸外MD05-2901孔晚第四纪450ka以来黏土矿物和氧同位素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
南海南部湄公河口MD01-2393孔晚第四纪190 ka以来粘土矿物和氧同位素的高分辨率分析表明, 主要粘土矿物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
黄土地层是第四纪古环境信息优良的载体,区域黄土记录为重建区域古环境和探讨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提供了有效的支撑。东部晚第四纪......
随着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未来气候可能是新生代以来温暖期的重现。亚洲深受季风气候影响,然而,东亚季风气候起源演化及其......
本文基于大气环流模式CAM,对青藏高原大地形进行简单处理并积分15年,在月和候时间尺度上对比分析了东亚夏季风对高原的响应特征。青......
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发生了很多有害变化,包括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这些气候的发生,对我们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赖以生存......
青藏高原在第四纪期间大面积大幅度的上升,不仅对我国三级阶梯式大地形结构的形成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并且由于它对大气层的热力作用......
Heinrich 1事件(H1事件)是末次冰期6次H事件中最为突出的寒冷事件。H1时,寒冷的极地海洋表层水团可以到达如今的亚热带海洋地区,甚......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预测和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提供参考。东亚季风系统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分支,其通过海-陆-气的相互......
东亚季风季节循环主要表现为冬夏季风之间的转化,季节循环的早晚和强度,即位相和振幅的变化可导致环流和降水的季节异常。因此,研......
东亚和北美的气候变化具有遥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两个地区的干湿变化存在一定联系。基于古气候记录进行定量重建,反演过去......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演化的重要时期,是研究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重要时期。在亚洲季风区,季风气候的稳定性是影响社会文化......
季风作为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水汽分配。因此,季风变迁被认为是控制气候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而季风的形成......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气候的干湿变化在人类社会繁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气候主要以季......
研究亚洲季风在千年-百年时间尺度上对全球气候突变事件的响应程度和方式,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亚洲季风与南北半球和高低纬气候变化之......
轨道尺度东亚季风变化的主控周期及其驱动机制仍然有不确定性,高纬度冰量和低纬度岁差变化如何驱动季风气候变化存在分歧。沉积过......
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是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黄土高原西部和平镇剖面16 ka以来的黄土沉积序列(厚度为3.5 m)进......
沉积物叶蜡正构烷烃氢同位素是指示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种新的生物地球化学指标,由于其存在广泛、成因机制清晰、易于保存等特点,被......
基于1950~2011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渤海10 m风场的风速与风向变化进行多尺度分析。利用小波分析、交叉谱分析等方法对渤海......
全新世的穿时性在我国季风区一直备受关注,辽南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较为缺乏,针对其变化细节的研究很必要.本文基于辽南金州地......
据黄土高原最近 7.2Ma风积黄土 红粘土序列的磁化率曲线和沉积速率变化 ,并分别与赤道东太平洋δ18O曲线和北太平洋风尘石英沉积通......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洋中的中尺涡现象日益得到重视。其中,位于我国东海北部陆架的东海冷涡(以下简称“冷涡”)也受到了众多......
基于1979-2016年资料分析,本文发现,东亚季风可以分解为春分和夏至两个模态,分别反映的是春夏和秋冬影响我国华南和大陆的环流降水......
全新世是距离现今最近的时代,对全新世环境变化的研究是探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东亚季风是影响亚洲东部全新世环境变化......
自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因此而建立起来的东亚季风季风系统成为我国气候、环境的最主要控制因素。我国第四纪以来的风成......
全新世是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循环中最近的一个间冰期,这一时期的气候演变和突变事件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关系密切。因此对全新世特别是......
新生代以来,中国的宏观环境格局发生重大转变,对亚洲乃至全球环境和气候演化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宏观环境格局演化中的许多问......
本文利用小波和EOF等方法分析了福建省前汛期(5-6月)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分布上,1961-2001年基本可以分为......
文中首先定义了夏季索马里急流(SSMJ)的建立指数,确定了1948-2002年的SSMJ建立日期,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SSMJ建立过程,然后进一步分......
利用1950-1999年50年Hadley中心1°×1°全球月平均海温资料,同时间长度2.5°×2.5°NCAR/NCEP再分析高度场、风场、垂直速度月平均......
本文对中国降水异常分布的非线性特征及夏季降水与东亚夏季风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近50年,我国四季降水的异常分......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数据集,中国台站资料以及TRMM卫星降水资料等,分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揭示了......
本文基于美国国家大气中心的CAM3.0模式,设计7组数值试验,以研究春季印度洋偶极子(IOD)和ENSO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
本文利用1974-2008年逐日站点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南海北部北风冷涌及其环流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诊断分析、数值试验等......
中国黄土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风成沉积物,分布广泛、厚度大、沉积连续,包含了可以反映东亚季风演化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苏北盆地处于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性区域,重建该地区古气候演变历史,对认识东亚季风变迁的过程、规律具有非常......
苏北盆地位于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环境的关键性区域,成为研究全球变化的理想场所之一。重建该地区古环境的演变过程......
本文基于湖北青天洞和南京葫芦洞6 支石笋的25个U/Th年龄和1376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8.3-10.8kaBP 平均分辨率约10年的东亚夏季风......
在地球气候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进程中,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时期的气候特征及其驱动力是不相同的。在十、百年时间尺度上,太阳活动、......
摘 要:2017年7月青海省平均氣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二高,降水明显偏少,空间上呈“北少南多”分布特征。北部地区出现高......
四川是一个农业大省,全省现有耕地659万hm2,87.3%分布在东部盆地,其中73.3%集中在盆地底部.由于我省气候受东亚季风和复杂地形的影......
晚渐新世一早中新世是东亚环境格局从行星风系气候格局向类似于现今的季风气候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最新的地质证据表明,高原东北部......
通过对沙漠—黄土过渡带杨桥畔全新世风成砂—砂质黄土—砂质古土壤型地层序列的粒度、磁化率、硅铁铝率和全铁含量等多项气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