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地震相关论文
本文论述了唐山地震前的某些地震前兆现象,并对它们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论述的第一种地震前兆现象是唐山地震前的震中迁移。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概述了双差定位方法及其基本原理,并运用该方法对1979~2009年澜沧—耿马地区发生的4 279个中小地震进行精确定位,获得了4 124个地......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区域波形资料 ,通过波形反演确定了发生在云南地区的33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 .结果表明 ,在川滇菱形块......
Source spectra for moderate and small earthquakes are obtained after removing the path effect, site effect, and instrume......
采用河北测震台网资料,分析了张家口—渤海地震带2008—2018年1 220条M_L≥2.0地震的应力降。结果表明,应力降可能与应力有关,并且......
利用垂直向和波振幅比方法计算了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间宁夏北部及邻区的31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然后对计算所得的31个地震震源......
针对西北地区4次6级强震前一定范围内中小地震活动进行分析,得出在强震发生前中小地震的活动有两个不同的时段:(1)中小地震频次高......
通过对华北北部11次Ms≥5.0地震前2年至震后1年震源区(△≤150km)附近中小地震主压应力轴相对背景场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Ms≥5.0地......
利用2008年以来辽宁地区流动重力网观测资料,探讨了该地区重力场时空演化特征与中小地震震中分布的关系,分析认为:(1)测区重力场出......
引用有关地震活动的频度面积S值方法,对华东地区1970年以来中强震前后的中小地震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地震的S值在震前和震后的异常......
依据震源理论 ,根据我国数字化地震台网目前的实际情况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用Pg波初动求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实用方......
云南地区中小震分布的活动构造意义 杨润海 王彬 庞卫东 郑定昌 摘要:利用2000年1月至2010年11年间云南地震台网有定位结果的......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反应区域应力场的重要参数,充分利用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将有助于获得更高精度的区域应力场分布。本文以滇西地......
利用HASH方法计算得到了鄂尔多斯地块周缘2008年1月1日~2014年6月1700个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 Zoback 对震源机制解的分类......
地震视应力定义为:单位地震矩释放的地震波能量,或者是在单位断层面积上的单位错动释放的地震波能量。视应力是表征震源区应力水平......
中小地震的震源参数携带了震源深度处应力场和介质性质变化的信息,监测这些参数的时空演化过程,可以达到监测强震孕育过程中孕震区......
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后,云南滇西至滇西南地区4级地震显著增强.中小地震显著增强是区域有效剪应力水平增强的一种表现,在云......
利用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数字化记录资料,研究了云南地区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的环境应力τ0值。结果表明:地面运动峰值速度(r......
分析了云南地区第四强震跃期内波速比的变化规律,探讨了强震孕育过程与波速变化、震源深度变化、中小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波速......
摘要:利用垂直向Pg和Sg波振幅比方法计算了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问宁夏南部及邻区的40个巾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对计算所得的40......
摘要:震后在海量监控资料的支持下,利用定性分析烈度经验矩阵建立监控视频与地震烈度的相对关系,在视频监控中提取震害和烈度信息。为......
本文分析了1975年海城7.3级、2008年汶川8.0级和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9.0级地震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给出了震前震中附近地区中小地震与......
主要对北天山中东段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系统聚类和应力场反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中小地震震源断错性质主要以逆断层为主,地震主破......
主要对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及构造应力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中等地震震源断错性质主要以倾滑逆断层为主,......
利用河北怀来4井1990年至2002年的水汞观测资料,对怀来4井汞量异常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怀来4井水汞异常与地震的对应率较好,1......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山西省内2001—2005年间发生的ML≥2.0的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重新定位后得到410个地震事件的精确震源参数。......
利用河北省测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反演了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62个中小地震的震源波谱参数,计算了这些地震的地震矩M0和矩......
选取广西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2007~2018年广西及邻区2.0≤M_L≤5.0地震事件,计算得到594个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得到应力降值,分析研究......
利用江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计记录的Pnl波波形资料,采用TDMT-INV时间域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尝试反演2009—2011年江苏及......
当前的地震活动图像分析方法未能充分利用大量的中小地震观测资料。本文提出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以华北地区为研究......
大震与中小震之间的地震动衰减规律有所不同。本文使用了132条欧洲基岩水平向记录研究中小震地震动衰减规律。震级范围在地方震级4......
通过消除S波观测谱中的传播路径、场地响应、仪器响应等影响因素,得到中小地震的震源谱。根据Brune震源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计算了地......
记录和描述了近35年来河南林州地区的地光异常现象,发现林州地光异常的出现与林州及其邻近地区中小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用双差定位方法对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震中附近1974年以来400余个中、小地震重新进行定位。结果显示现代中、小地震震中分布仍集......
利用山西省测震台网2010~2019年的观测报告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山西北部地区M_L≥1.0地震重新进行了精确定位。结果显示:震源位......
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选取2009—2017年内蒙古数字地震台网记录的内蒙古西部地区M_L≥2.7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反演得到83......
利用P波初动和振幅相结合的广义极性振幅技术法(GPAT),反演2007—2016年河北南部及邻近地区发生的368个M_L≥2.0中小地震震源机制......
利用2002~2006年数字化地震资料,分析了该时段发生的中小地震空间分布特征,并采用网格密集值计算方法将唐山余震区细分为5个区域。......
使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1997~2004年伽师震源区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
研究了1996—2005年福建及邻区5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和6组综合震源机制解,认为福建地区现今构造运动主要以拉张走滑运动为主,主......
Based on the seismic observation report data provided by the Xinjiang Digital Seismic Network from 2009 to 2014,we calcu......
采用点源位错模型、层状介质速度结构,利用地震波垂直向记录的直达P珔、S珔波最大振幅,计算小地震震源机制。通过系统聚类,利用矢......
搜集和整理了1970年以来山东及近邻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近震和地方震的P波初动方向资料,以格点尝试法计算求取了该区1970年至2001年......
采用中小地震能量密度值计算方法,定量分析龙门山地震带及邻区1970年以来现代中小地震空间分布图像特征,探讨其与历史强震震中分布......
通过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1年编著的福建省志、地震志的反复认真拜读,对公元287—1987年福建境内发生的645次≥3级地震和8处......
“地震窗”是指以弱震形式灵敏反映区域构造应力状态的特殊构造部位,能够对周围危险地震的发生提供异常信息。自该概念被提出后,地......
搜集了美国西部近几年的中小地震记录1 321条以及场地钻孔资料,震级范围为M(3.5~6.5),根据钻孔资料将美国西部地震记录,按照我国GB......
本文利用震后架设的4个流动台站和震源区周围3个固定台站记录到的青海玉树7.1级地震序列波形资料,资料时间截止到2010年5月19日.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