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张量反演相关论文
中国是全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大国,尤其是以地质条件复杂、地应力水平高的西南地区为代表的水电站规模位于世界前列。水电站建设是......
在我国深部矿山采掘中,冲击地压灾害破坏后果严重。冲击地压震源力学机制研究是建立冲击地压灾害精准预测预报体系的基础,因此,开......
本文针对巷道交叉点发生的单向双面(以下简称双面)岩爆及其层理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提出了满足现场应力转化过程的双面快速卸载岩爆......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选取震中距位于30°~90°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7.9地震......
董家河煤矿进入二水平回采过程中,煤层厚度通常变化较大,导致一个回采工作面内常赋存有薄煤带,进而引起回采工艺的设计、推采速度......
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对结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而钢筋锈蚀是结构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声发射检测,提早发现和......
利用全球台网中均匀分布的远场台站记录的39个长周期P波和SH波波形数据,研究了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的矩张量解、破裂过程及破裂特征......
矩张量反演理论是研究岩石破裂机制的有效手段,但反演结果易存在较大误差,从而误导对震源机制的理解.为更加清晰地了解岩石宏观破......
利用兰州临时微震台网的数字记录对2006年4月19日兰州MS2.5地震进行了定位和震源机制反演,用P波初动和矩张量反演方法得出的震源机......
利用DCS-302数字磁带记录加速度仪组成的流动地震台网记录的1992年6~8月海南省东方县附近发生的地震震群中的12次地震的波形资料,反演了这些地震的震......
应用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基于微震数据反演分析了岩体破裂特征和断层滑移特征。矩张量反演分析可以清晰地表达震源处受力情况,且应用......
利用地震震中周围7个台站的数字记录反演了甘肃岷县2003年11月13日ML5·5和2004年9月7日ML5·2地震的矩张量,得出了震源机制。将所......
基于地质构造背景分析,收集2000年以来发生在河套地震带的ML≥2.8级地震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基于P波初动的振幅比方法(APAS)和基于......
使用河北省遥测台网记录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M4.3地震的矩张量解,深度14km时得到最佳解......
以2008年11月10日大柴旦Ms6.3级地震余震数字地震波观测资料为基础,运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利用单台三分量波形资料计算余震的震源机......
利用江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宽频带地震计记录的Pnl波波形资料,采用TDMT-INV时间域地震矩张量反演方法,尝试反演2009—2011年江苏及......
针对2001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地区中小地震活动增强现象比较突出问题,通过遗传算法重新定位地震深度,利用矩张量反演方法反演震源机制......
使用甘肃省测震台网记录的三分向宽频带长周期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2012年5月3日甘肃金塔5.4级地震的矩张量解,并与Harvard大......
使用甘肃省测震台网记录的三分向宽频带长周期数字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Ms6.6地震的矩张量解,并与Harvard......
使用区域数字地震台站记录的宽频带长周期波形资料,在时间域反演了1997~2004年伽师震源区52次中等强度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揭示,......
董家河煤矿属于中国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该区域的岩溶、裂隙发育程度较高,其水害治理问题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董家河......
地震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应力场的作用,因此,对中小地震形成的区域应力场的研究对地震发生过程的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探索震源......
采用双差重定位和W震相波形反演方法分析"地震编目系统"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观测报告及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2019年四川长......
本文基于Langston的震源机制分解方法以及Minson和Dreger修正后的近场位移的解析解表达式,给出了一种区域纯偏量矩张量的求解方法,方......
从IRIS全球数字地震台网长周期记录中,选取震中距位于30°~90°的垂直向远震P波资料,反演了2003年9月27日中、俄、蒙边界Ms......
用矩张量反演的方法,通过对1982年10月19日河北卢龙Ms6.1地震的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求解,认为卢龙盆地的主压应力轴方位角为N74°E......
本文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的宽频带与长周期地震波形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的新方法,反演得到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Ms8.0地震及......
利用IRIS全球地震台网30°-90°的长周期P波记录,反演了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破裂过程,得到了此次地震的破裂......
文中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编目系统、中国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提供的正式观测报告和区域事件的波形数据,基于双差定位和W-Pha......
2011年Ms4.6瑞昌-阳新地震是瑞昌地区继2005年M5.7地震后的又一中等强度地震,文中从多角度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利用双差......
2014年3月27日和30日湖北秭归县发生了三峡水库蓄水以来该地区最大的2次地震,文中通过多种方法分析了2次地震的震源与发震构造特征......
文中利用地震学联合研究会(IRIS)数据管理中心提供的全球地震事件波形资料,基于W-Phase震相资料,采用矩张量反演方法研究2017年8月......
本文第一章简要地回顾了地震矩张量概念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了地震矩张量反演和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的研究进展和研究现状。 第二章......
冲击矿压是煤矿典型的煤岩动力灾害,目前褶皱构造区厚煤层开采冲击矿压与强矿震孕育规律、诱冲机理仍不明晰。本文以西北厚煤层褶......
1997年、1998年和200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巴楚县约400km2的范围内,分别发生了三组显著的强震(群)活动(本论文统称为伽师震源区)......
岩石受载内部微裂纹扩展及其震源机制反演有助于认识宏观裂纹扩展过程的非线性断裂力学行为.借助声发射监测手段,本文建立了仅涉及......
基于江苏、安徽、山东和浙江等省区域台网共19个宽频带数字台站的地震波形,采用HypoDD双差定位方法确定了2012年7月20日江苏高邮—......
2011年MS4.6瑞昌-阳新地震是瑞昌地区继2005年M5.7地震后的又一中等强度地震,文中从多角度对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利用......
通过首都圈地区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反演,获得了2004年发生在该地区的51次中小地震的矩张量解,由此确定了这些地震的标量地震矩、矩震......
近年来,随着矿山快速发展和甘肃省数字化测震台网的优化改造及省内小震监测能力的提高,一些大型矿山开采地区小震活动频次明显增大......
地震矩张量反演是获取震源过程的有效方法.岩石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与地震类似,均是弹性应变能快速释放.如假设条件得到满足,矩张量......
随着GNSS精密定位的发展,GPS观测资料在定量地震学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研究地震的破裂情况、地震矩张量、震源机制解、最佳......
2015年6月13日,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中部发生了4.4级(M_L)地震,这是2015年福克斯克里克附近页岩气勘探区发生的第三次有感地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