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源断层相关论文
1830年的磁县71/2级地震是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有历史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大一次地震,造成大量的房舍倒塌或毁坏和人员伤亡。历史文献对......
1830年磁县712级地震是一个活动水平高、持续时间长的强震序列。近年来邯郸遥测地震台网记录到沿磁县地震极震区方向发生的大量小地震。根......
山西临汾地区是一个历史强震多发区 ,130 3年和 16 95年发生了洪洞 (M =8)和临汾(M =7 )两次特大地震。这两次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
本文根据地震和地震构造等资料,研究华北地区公元1300年以来Ms≥6.5级地震的发震断裂的基本参数.利用1966年以来隆尧、海城、渤海......
山西临汾地区是一个历史强震多发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两次特大地震,短时间内在同一盆地相继发生两次特......
2008年5月12日发生以中国四川省汶川为震源的8级大地震。震源断层从都江堰市向东北延长到300km附近,到达甘肃省、陕西省交界附近的......
1830年磁县271地震是有记录以来发生在晋冀鲁豫交界地区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现今小地震的震源位置和震源机制的研究,利用万永革等(2......
地震定位确定的震源位置表示的是地震初始破裂点的位置,震级低则震源体积也小,作为一级近似,可用初始破裂点表示中小地震的震源体的位......
芦山地震之后,岩崩灾害造成交通断绝,通往极重灾区乡镇的道路只有一条窄路;而极灾区仅仅限于5个乡镇,坍塌的楼房等大型废墟不多,大......
利用地震波资料对澄江 5 2级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震源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整个序列发展过程中 ,震源区及......
系统给出了1991-2002年新疆44次中强震震源机制解结果。分析结果认为:这一时段新疆主要受NNE向水平挤压应力制约,但还存在较为明显......
本文采用唐山地震序列定位精度较高的资料,对不同时段余震震中分布进行再分析,取得了余震密集带和序列3次强震(唐山7.8级、滦县7.1......
山西临汾地区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洪洞(M8)和临汾(M7 3/4)两次相距最近特大地震。地震所在区域至今仍有持续不断的小震活动。我们......
1999年 9月 1 4日四川绵竹清平 5 .0级地震序列是近年发生在青藏高原碰撞带东南边界的龙门山断裂带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震活动。本......
大同震区先后在1989、1991和1999年发生Ms>5地震,利用大同遥测地震台网的记录资料进行比较精确的地震序列震源定位,结合宏观烈度分......
通过对 1999年 11月 30日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的绵竹MS5 0地震序列震源位置的精确确定、主要地震震源机制解测定及序列的时间......
以库仑破裂应力变化计算为基础,研究断层的相互作用。从震源断层和投影断层两个角度出发,研究5种地震断层模型分别描述地震断层和......
华北平原块体周缘及内部历史上强震活跃,本论文从地壳应力场和震源断层两个方面出发对这一地区开展详细的研究,希望能为地震预测提......
我国境内具有复杂、活跃的板内构造,本地区地震活动大多与板内的活动断层有关,其触发机制多为地壳内部震源断层的粘滑行为。震源断......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本部基于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对有关行政机关2011年度地震调查研究项目与预算等进行了汇总和调整。2010年......
1303年在山西洪洞附近发生的8级巨大地震,是中国根据现存较为详细的文献记载史料所确定的最早的一次8级地震。这次地震距今已有700......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是一个典型的主余震序列。发生在郯城-营口大断裂的西侧,震中区位于冀-渤断块、鲁西断块和胶辽断块的......
1969年7月18日渤海海域(北纬38°20′,东经119°27′)发生7.4级地震,属主震-余震型。 区域地震活动分析表明,主震前出现小震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