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交流相关论文
当前的疫情、国际上的逆全球化以及经济的紧缩对我国当前发展构成严酷的挑战.教育应站在国际化的最前列,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近些年各国之间的往来,把方向从军事和经济方面转移到文化上,从而对外文化交流顺其自然地成为了国家在外交方面的重点。文化交流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设定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柏克赫斯特来华访问的情形。20世纪20年代初,道尔顿制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大潮中应运......
以新世纪中美教育交流代表性项目“十万强计划”为例,分析美国教育国际化策略在新时期的动向与特点.新世纪美国教育国际化策略逐步......
[摘要]近代美国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创办和发展,既是一种文化渗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又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保守落后的中国教育输......
本文以李登辉和蔡元培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为基础,比较复旦与北大精神气质的差异及表现,进而比较美国和欧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影响......
美国对华文化外交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的美国传教士来华,历史十分之悠久,发展轨迹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受其思想传统、外交经验的影......
教育是面向未来、向阳而生的事业。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沟通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强力纽带。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
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与美国教育的影响、美国教育家来华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教育界人士的探索;各平民教育社团的宣传与实践;杜威......
2010年由中美双边共同达成美国十万强计划,在其背景之下成立及运作的十万强基金会,极大推动了留学中国的浪潮。为了更好地助力项目......
近代留美学生既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产物,也是学习与回报美国教育、有组织交流的主要动力与媒介。他们推动的交流在实践中虽有种种局......
出洋肄业局与游美肄业馆(后更名为"清华学堂")是清末两次大规模赴美留学运动中重要的留美预备学校。本文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时代背景......
近年来,中国和美国的教育机构派出了较多的代表团和访问学者参观彼此的学校,交流教学改革的经验。两国的教育工作者就像两面镜子,......
1908年美国“退还庚款”,开启了中美教育交流的第二次高潮,一大批中国学子赴美国求学。求学期间,留学生结成了各种社团,组成了留美......
学位
<正>顾宁在《史学月刊》2005年第12期撰文指出:1949—1990年间的中美教育交流,很大程度上受到冷战大环境的影响。其间,教育交流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