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谈判相关论文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是苏联。 1949年10月1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向各国政府发出中央人民政府......
使馆是一个主权国家的特殊领土。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不受任何侵犯。因此,使馆门前的那条泾渭分明的白线和使馆高高矮矮......
中苏关系正常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邓小平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审时度势,灵活应对,随时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对......
1945年2月,苏美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远东等诸多问题达成谅解,其中商榷外蒙古维持现状,这为外蒙的最终独立埋下了伏笔。在关苏的重压下,已......
1945年,中苏谈判及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中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大公报》作为当时中国舆论界较有影响的大报,对此进行了......
期刊
【正】 为向苏联传递改善中苏关系的信息,邓小平指示说,为了不引起外界无端的猜测,可由外交部苏欧司司长以视察使馆工作为名,先前......
清朝末年,国力衰竭,内外交困,边疆问题日趋严峻。为挽救其垂危的统治,清廷逐步地从内地向边疆推行“新政”。然而,由于清廷在蒙古......
<雅尔塔秘密协定>签订后,美国的对苏政策一直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杜鲁门政府不希望苏联通过参加对日战争的机会扩大其在东亚的影......
二战期间的中苏谈判深刻地影响了战后中国政局的走向和未来的发展之路。其中蒋介石的态度左右着中苏谈判的进程。在谈判开始前,蒋......
本文以新的视角描述分析了1944年至1946年,即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转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指出,国共力量对比的相对平衡,是决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