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劫车案相关论文
一个小土匪孙美瑶和一座名为抱犊崮的无名小山几乎一夜成名,1923年5月~7月的全国各大报纸上,这是两个使用频度最高的词。他们何以成名......
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30分,由南京开往北京的第二次特快列车沿津浦铁路向北奔驰,车内的旅客大多已进入梦乡,连车上的服务员都睡着了。......
临城劫车案是民国史上轰动一时的大案,国民党党报《民国日报》对此做了大量报道,并撰发了相当数量的言论(社论)和时评。结合当时的......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政府更迭频繁,军阀争地夺利,土匪横行乡里,列强也未放弃分权攫利。一幕由政府、军阀、洋人、土匪共同演出的以......
“临城劫车案”(详见本刊2003年第5期《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发生后,英美等国多次要求黎元洪政府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人质安全。北......
1923年5月6日凌晨2时30分,沿津浦铁路北行的第二次特别快车在山东境内的临城附近,被以孙美瑶为首的土匪拦劫,200多名中外旅客被绑......
1923年5月,盘踞鲁南抱犊崮山区的匪首孙美瑶,纠合匪众在临城(今山东枣庄市薛城区)破坏铁路,劫持火车上的100余名中外乘客作为人质,......
临城劫车案中的铁路共管问题是列强在华盛顿会议后暂定对华均势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几处“无政府状态”的国内背景下向中国提出来的。......
临城劫车案虽为突发事件,但因其而引发的中外交涉,却与当时的中外关系、列强联盟及北京政治相纠葛,大体反映出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
临城劫车案是发生于民国北洋时期的一件震惊中外的大案。1923年5月6日凌晨,山东南部一伙土匪劫掳了中国津浦线上一列火车,将车上中......
1923年5月发生的临城劫车案,轰动一时,震惊中外,在当时的国际国内社会中产生了极大影响。此案发生后,中央、地方、外人的反应不尽......
1923年“临城劫车案”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事件走向高度不确定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社会已经造成严重舆论,属社会转型时......
20世纪20年代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国力衰颓、内乱不堪的背景下,对于列强的干涉怀着相当复杂和矛盾的态度,同时对本民族和国家最......
1923年的临城劫车案曾轰动一时,中外媒体竞相报道.作为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除了密切跟踪报道外,还发表不少针砭时弊的评论,归......
“社会盗匪活动”的再商榷──以临城劫车案为中心之探讨吴蕙芳一、“社会盗匪活动”观念的提出与争议1969年英国社会史学家霍布斯鲍姆......
近代国际共管中国铁路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政治问题,是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经营、管理的历史演变必然要产生的问题。本文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