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体相关论文
历代文人都有一些雅号流传,品味它们不仅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还可以赏识文人们的才学,可谓“一石二鸟”。兹辑录以下文人雅号。......
乐府发展至唐已不可和乐而歌,其概念内涵和外延在唐代逐渐演变为一种新诗体.纵观历代有关乐府诗体的论述,唐代乐府诗体的属性可归......
本文考察了杨维桢的生平、著述及其现存的452首咏史诗与其版本源流,认为杨维桢不仅是元末明初文坛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咏史大家,其所......
孟浩然诗歌蕴含着楚辞、西曲之情韵。绵密的叙事、连续的画面、流动的思绪激荡着襄阳民歌柔婉的乐章,歌乐的体式、连续的用韵、咏......
中晚唐农事诗是中晚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继承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直面现实人生、反映民生疾苦的优......
<正>邓丽君逝世20周年之际,王菲与邓丽君隔空对唱,完成了一曲《清平调》,引人怀念那些逝去的美好。除了流丽的曲调与两代歌后甜美......
谈《唐诗三百首》所选杜诗刘新生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李唐王朝时期,进人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据《全唐诗》的收录统计,在......
前人大多认为,相对于盛唐七绝的主气、讲究兴象风神,中晚唐七绝则是"以意胜"或"主意"的,这一看法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七绝从盛唐到中......
<正> 我们读中唐时期的诗歌,特别是白居易、元稹诗歌的时候,常常接触讽谕诗、新乐府这两个名称。现在不少文学史著作和单篇论文,往......
绝句作为一种诗歌体裁,其起源和形成过程至今仍不甚清楚。元明以来通用的“绝句”定义,其实是以绝句在中晚唐至宋代定型以后的形式为......
温庭筠咏史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位,他咏史诗中所蕴含的讽喻精神,表露出诗人对时政的热切关注。他多采用七律和乐府体味史,以吊......
杜甫绝大部分七绝都作于入蜀之后,且一开始就是变体,似乎缺少由常入变的发展过程。前人认为这是杜甫学习蜀地民歌的成果,部分地说......
王维乐府造诣极高,其乐府体七绝或模拟古题倚曲而作,或被艺人选词入乐;或重于叙事,或具有情感典型性。从其七绝用韵看,只有半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