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程序相关论文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出现了“投机型上诉”“留所服刑型上诉”等现象。为抑制被告人滥用量刑上诉,检察机关以抗诉加以应对......
进入新时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产生,让我国刑事诉讼制度迎来了一定的变革,因其内涵丰富,涉及问题较多,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一方......
公诉案件当事人和解程序自2012年引入立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1210份二审程序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显示,当事人和解程序在实践中面......
无论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办法”还是2018年刑诉法修改对二审程序并未予以关注,签署了认罪认罚具结书并获得一审判决量刑“优惠......
答辩状有刑事答辩状、民事答辩状及行政答辩状。它是与诉状或上诉状相对应的文书,有刑事诉状就有刑事答辩状,有民事诉状就有民事答......
【案例一】 姜某系台湾地区居民,在苏州某公司工作,未取得就業证,因与用人单位发生了劳动报酬的分歧而引发争议,姜某未经过劳动仲裁......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项发回重审制度.但是立法的方向使得二审法官具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导致发回重审的情况经常被滥用.......
民事二审程序为各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必设程序。由于各国审级制度不同,其差异实际上直接体现为上诉制度的差异。现代审级制度在实质上......
民事附带上诉制度普遍存在于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法律制度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为当事人提供了充分的平等对抗的机会,降低了上......
刑事第二审程序作为普通救济程序是刑事诉讼的独立程序,也是整个刑事诉讼程序重要环节。它对于保证法律的正确运用,维护司法公正,具有......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正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约三万字。 第一部分分析存疑发回重审的制度构成。发回重审是指负责案件审理的二审法院......
近日,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依二审程序审结一起工伤保险纠纷案。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南洼村农民常伟1998年11月20日因......
2010年12月18日至19日,第八届刑事法前沿论坛暨刑事诉讼法修改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立法、司法实务部门及法学界的专家学者70余......
刑事第二审程序,是指第一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不服一审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而上诉或抗诉的案件,依法进行重新审判的诉讼程......
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但由于其具有独立的诉讼价值,本文认为该制度应当保留,但应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对其予以改革。
H......
摘要: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体现以人为本,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再修改。一时间,新视野下的二审程序改革成了热门话题。基于此,本文将针......
对二审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合并适用的问题直接影响程序正义的实现,影响审判的公信力.死刑核准权上收是尊重生命权的必然选择;二审......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于2010年5月30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
2006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规定。随之而来的是,相关配套制度、人员等不健全使得死刑二审系列问题成为......
民事诉讼程序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小额诉讼程序中和二审程序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在现实中影响着法官......
量刑建议权又称求刑权,是公诉权的内容之一,是指检察官在出庭支持公诉的过程中,根据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在刑......
【案情】2015年1月3日邱某进入某公司担任司机,双方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2015年4月8日,邱某在工作中突发疾病死亡。2015年4......
检察机关在刑事二审程序中的职能定位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实务界均有很大争议,认识尚不统一,这也是束缚二审检察员出庭履行职务的瓶......
我国现行民诉法没有设立附带上诉制度,而此项诉讼制度在其它大陆法系国家的民事诉讼中均有明确的立法规定。本文从学理方面对此项......
代先生被某木业公司聘用后,单位既不签劳动合同,还拖欠薪水,代先生一怒之下和单位对薄公堂,要求单位支付双倍薪水。案子经过劳动仲......
本案有着缺席审判的“硬伤”,久告不休的缠访经历,刑罚执行完毕之后启动再审、二审程序的罕见“履历”。为了求得并给予一个正义,笔者......
附带上诉制度是设立于二审民事诉讼中的一项程序救济和诉讼权利平衡的技术性制度。因其在我国民事二审程序中的缺失,反映在司法实......
刑事再审案件的开庭审理,是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亦是准确、有效、及时地打击违法犯罪、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然......
本文主要探讨检察院对申诉抗诉案件收费与民事检察监督权之间的关系,以及收费对社会是否会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认为收费与检察......
在我国的程序法中,除仲裁法一裁终局外,刑诉、民诉、行政这三大诉讼法在二审程序中都设置了发回重审这一环节,司法部门也已照此运......
2005年4月14日至15日,由<人民司法>编辑部和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同主办的"姑苏杯"有奖征文颁奖暨刑诉法修改研讨会在苏州举行.参......
一、欠缺举证时限的弊端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现有规定来看,在不同的诉讼阶段,当事人似乎都负有举证的义务,但对当事人举证时间的限......
现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在司法运作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弊端,如,第一审与第二审关系定位不合理;反诉制度不完善等等。为充分发挥二审程......
民事简易程序过于简单的立法设计,不利于两便精神与诉讼经济原则.因此除坚持《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外,应以公正与效率、方便诉讼......
我国法院系统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民事司法改革,从最初以审判方式为主的改革到现在整个司法体制层面的改革,各种改革措施有效推行......
通过对相关案件二审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显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在实践中面临适用范围有限、被告人实际获得的"从宽"效果甚微、控审......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证据裁判原则、配合制约原则,确保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依法规范适......
民事二审发回重审制度作为民事审判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审终审原则的集中体现,承载着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重要使命。通过深......
<正>一、制度检视:三个司法解释对于新证据的规定差异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出台了三个司法解释、文件分别对'新证据'作了规定,......
刑事诉讼法没有限制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上诉。实践中被告人通过认罪认罚获得从宽处罚后,又提起上诉谋求二次利益,或通过“技术性上......
为保障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诉讼效率,学界多主张对速裁程序实行一审终审制;在刑事诉讼法保留二审终审制后,限制上诉又成为主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