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监督程序相关论文
对于证据不足的案件,法院作出了无罪判决,判决生效后检察机关又收集了新的证据,或者提出了新的事实,使原裁判依据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裁判要旨】后审法院发现被告人的犯罪,均是在前审两份生效判决缓刑考验期限内所犯的新罪,可以一并撤销该前审两份生效判决的缓刑......
丈夫外出辛苦打工,妻子在家秘密离婚,而离婚成功的理由竟然是丈夫“下落不明”。百般无奈的丈夫提起再审,可即使他赢得了诉讼,也无......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审判监督程序是对受到虚假诉讼损害的人进行救济的两种方式,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最高法院建议用后者,立法......
民事再审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的一种特殊审判制度,也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的补救程序。由于现行的民事再审制度主要是参照前苏联......
再审程序作为一种事后补救的案件审理程序,在整个诉讼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审程序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既关系到当事人正当......
2007年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202条和第204条对执行第三人的权利救济作了新的规定。其中第202条规定了执行第三人的执行行为异......
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是针对生效裁判所适用的一种特殊法律救济程序,正是因为具有的补救价值,其在诉讼程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普法宣传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随着社会公众法律素养、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对司法活动的关注程度......
2007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民事再审......
刑事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立是对审判机关错误判决和裁定的法律救济手段,有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也有助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审判监督程序的确立,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分析审判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完善该程序......
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我国审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完善措......
2007年10月28日,修改,并于2008年4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中有关审判监督程序的修改有七个条文,涉及到申请再审管辖、再审事由、申请再......
本文以一起特殊故意伤害案件为样本,对多人故意伤害致被害人成“植物人”,几名被告人在被害人死亡前后分别到案,如何定性,对前判决是否......
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于“一审量刑畸轻,或者应当适用附加刑而没有适用”的案件,在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情况下,二审法院的做法......
【摘要】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特别程序,是对生效的刑事案件实事求是的体现,同时又是审判机关接受监督的途径。但是,现......
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行已经不能让人满意,并不能适应现阶段对民诉法改革的要求,对其修改也成为必然.2007年10月出台......
摘 要 审判监督程序中对程序性再审事由的规定体现了我国立法机关奉行程序公正的立法理念,构建公正再审之诉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审判监督程序立足于"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体现了我国司法对于公正的价值追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违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不利......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存在明显的不足,即具有强烈的职权主义色彩,注重国家公权力干预,漠视当事人诉讼权利.2007年,对民事再审程序的修......
我国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于2008年4月1日正式施行。这次修改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着力解决申诉和执行两大难题。这一系列的......
2011年10月29日,在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之后,《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此次修法汲取了近年来民事司......
股东代表诉讼是存在于公司法中的一种特殊的诉讼方式,它有着自己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引进了股东......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司法机关为了保证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认为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得以纠正,而特设的一种补救和监......
为了解决当事人"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再审制度,2013年1月起实施的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主要解决了审判......
学界对我国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多数持建立再审之诉的观点。文章在理清相关概念后,从再审的功能及启动主体两方面着力论证了向......
审判监督程序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特殊程序,对保障人权和惩罚犯罪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现行立法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本文试图通过对......
新刑诉法从五个方面对再审程序进行了补充完善,对于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申诉难、申诉滥等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此次《......
案情简介2010年2月,冯某圜涉嫌收受黎某19万元、尚某11万元、吉某5万元被检察机关以受贿罪立案侦查在侦查期间内,冯某还主动供述收受......
原有的判决、裁定发生改变,对假释的撤销只能发生在假释考验期内,假释考验期满以后,如果原有的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改变的,不能在撤销......
近年来,理论界对再审程序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对其改判标准问题却鲜有论及.从理论上阐明我国再审改判标准并提出立法建议,......
旧的暗箱式复查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改革势在必行。复查听证是提高案件复查透明度、确保诉讼公正的行之有效的程序。将听证运用于复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切实解决司法实践中“申诉难”和“执行难”的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从审判监督程序和执......
出席民事再审庭审,是检察机关行使抗诉权的一项主要内容.我国立法并没有对检察人员出席民事再审庭审的地位与职责作出规定,导致实......
司法实践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当事人对一审民事判决不服,在上诉期限内没有提起上诉,而是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6条规定了再审程序的审级应同已生效的普通程序审级相一致.这给实际操作带来了困难,造成诉讼周期的相对延长、......
严格意义上说,庭前程序并不是一个完整严格的法律概念,它只是从时间界定上把广义的审判过程中的一部分分割开来,从而使广义的民事......
<正>一、错案定义的现实追问及历史演变(一)错案概念在不同群体间的多样化反射为了检视现实中不同群体对错案的认识,笔者制作了调......
日本刑事审判救济程序可分为上诉程序和非常救济程序两类.其特征为:审级制度对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兼容;救济程序的精密化;审判救......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判监督制度,但现有的通过再审纠正错案制度与维护裁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是矛盾的.笔者通过分析再审案件增加......
在司法实践中,会发生法院调解或判决给付后续治疗费、定残后护理费之后,被侵权人死亡的情形,此时侵权人能否请求返还伤残人死亡后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