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路径相关论文
降水潜热是驱动区域和全球大气环流的主要能量来源,准确把握潜热垂直结构是正确理解Walker环流、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NinoandSouth......
利用2006年—2015年MODIS云产品数据(MYD06),对淮北地区不同云相态、不同相态云粒子有效半径和云顶温度逐月概率分布进行了统计对......
云水对全球水汽循环和能量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卫星遥感结果来进行反演是获取全球尺度云水路径(液态水柱积分总量,LWP)的最主......
云对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和水循环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辐射强迫是分析云和辐射相互作用,反映云对地—气系统辐射平衡影响情况的......
本文对2007~2014年青藏高原地区云水路径、云粒子有效半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使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探讨水汽、温度与云水路......
沙尘气溶胶不仅可以通过吸收和散射太阳辐射影响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还可以作为云凝结核和冰核改变云微物理过程。为了进一步了解沙......
利用1983年7月至1998年12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云资料,对西北地区空中云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 D2的月平均资料,对西北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的时空分布及其与降......
利用1983年7月-2001年9月ISCCP D2云的月平均资料,针对西北地区15种不同类型云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中、低云量之和以及高云......
利用1994-2009年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SCCP中D2卫星观测月平均云数据集,从不同区域、不同云类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中国地区云量、云水......
在海雾的短时临近预报中,初始场的水汽凝结状态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改进初始场的云水含量,本文提出直接同化雾体云水信息的思路。......
云滴有效半径和云水路径等微物理参数是了解云的形成过程、辐射效应以及云、气溶胶和降水相互作用等问题的重要数据。利用地基红外......
利用2007-2010年北半球夏季(6-8月)Cloud Sat卫星搭载的云廓线雷达(Cloud Profile Radar,CPR)探测结果对0°-60°N区域单层、......
我国疆域辽阔,气象灾害多发。为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造成的巨大威胁,国家不断加强现代化气象观测手段,增强人工......
利用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CloudSat的2B-CLDCLASS和2B-CWC-RO产品分析了中国及周边地区白天各类云的云量和云水路径(CWP)分布特......
利用1984-2009年ISCCP的云量、云光学厚度(COT)、云水路径(CWP)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云水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夏秋季降水、......
本文提出一种将主动卫星遥感云底高数据扩展到被动遥感卫星视场的新方法。在分析云顶高度(CTH)和云水路径(CWP)对云垂直分布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