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更新相关论文
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充分利用原始森林的自然资源优势,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确保胡杨林自然繁殖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
我国人工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结构退化、功能降低等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合理的森林管理方案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加以改善.本文以湖南省......
造林和抚育的精准设计是森林精准提升的前提,也是实现森林的多目标经营,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本文结合内蒙古......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环境问题,环境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尤其是在人口逐渐增加的今天,水资源的短缺已......
林隙的形成改变了林隙内环境的异质性,进而对植物的更新产生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以长白山松江河林业局黑河林场天然林内蒙古栎(15年生......
近年来,毁林已成为人类活动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进而影响到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拥有大量因过度采......
竹类是世界上重要的濒危物种大熊猫(Ailuiopodidae melanoleuca)的主要食物来源,对大熊猫主食竹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
红松阔叶混交林是我国东北东部的典型地带性森林植被。然而,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目前原始红松阔叶混交林资源已基本消耗殆尽,恢......
桃山林区人工更新造林已有30年历史,据1985年更新造林普查统计,30年来人工更新,造林1102853亩,保存面积363.816亩,面积保存率44.9%.......
为了阐明择伐面积对群状择伐后所栽植幼树碳储量的影响及择伐与人工更新共同作用对华北落叶松低效林林下灌草、枯落物碳储量的影响......
华北落叶松和同龄的长白落叶松相比照,无论是平均胸径、平均树高还是平均材积,前者都落后于后者,现已形成低质低效林分,没有实用价......
因过量采伐、更新滞后等原因,导致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后应以"近自然林业"理论为指导,合理划分森林经营类型,用......
探讨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必要性、技术要点及措施,指出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森林培育方法遵循了森林植被的自然生长规律,符合树木的......
进行桃山试验区阔叶次生林内人工更新水曲柳试验,并作不同造林密度和郁闭度高生长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和郁闭度对人工......
通过桃山试验区阔叶次生林人工更新红皮云杉生长试验,对不同郁闭度下红皮云杉树高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桃山试验区人工更......
本文通过在古浪县腾格里沙漠春、秋两季造林中,采用不同花棒人工植苗造林技术,统计不同造林技术下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将6年......
师宗县低效用材林的特点是占用材林面积比重大,立地条件好,生长量低,多为天然,中龄林.论述低效林改造的目的、意义及林分改造与更......
通过15年的定位研究和相关调查、试验,探讨了木荷的更新特性、生长过程及在植被演替过程中的特点.认为木荷具有易更新、生长快且分......
应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了1987年大兴安岭北坡图强林业局特大森林火灾后在目前种植强度下,不同落叶松和樟子松种植比例(......
采用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了3种不同经营措施(假设1987年未发生特大火灾,完全依靠天然更新(M1);1987年特大火灾发生后依靠天然更......
当前,我国林业普遍存在采育失调的现状,为了切实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严格控制采伐量,降低资源消耗,所以必须及时更新采伐迹地造林,积......
为了恢复和发展水曲柳资源,在长白山地区通过设计实验,对水曲柳的人工更新途径进行了研究.在裸地发展水曲柳人工林,因其死亡率高,......
在渐伐后郁闭度不足0.4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冠下进行人工更新试验,10年后观测各树种的生长状况,并对林下的土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五条规定,森林更新标准是:(一)人工更新,当年成活率应当不低于85%,三年后保存率不低于80%。(二)人......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碳素含量、碳库管理指数、养分含量和酶活性进行研究,......
对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进行研究,并探讨了它......
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后0~20 cm土层土壤在25℃、自然含水量培养环境下,添加不同枯落物处理,培养15、30、4......
在长白山林区通过野外调查、固定样地对比试验与分析,对水曲柳人工更新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呈群团状......
当前,国家对林业高度重视,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山西省交口县国营林场按照科学、合理、可持续、实用可行的思路,重新区划森林经营......
对不同迹地类型更新红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与落叶松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足80%,幼树生长不良,土壤养分含量低,......
选择土壤含盐量、土层厚度、地下积水位、冲风口等4个因素对丹东岫岩区域的日本落叶松、红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
云杉落针病Lophodermium piceae(Fuckel)Von Hoehnel是高山林区云杉人工林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该病在川西高山部分林区人工更新的云杉......
红松,学名Pinuskoraiensis,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幼树树皮灰褐色,近平滑,大树树干上部常分权。枝近平展,树冠圆锥形,冬芽淡红褐色,圆柱状......
为了探索不同更新方式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试验,在种植1~6个月后调查分析其对金线莲成活率、植株高度、分......
为了提高麻栎人工更新的质量和效果,对麻栎种子采收后,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麻栎种子采用水浸灭虫法效果最佳......
目前,我国林业普遍出现采育失调的现状,为了可以有效地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严格把控砍伐量,减少资源消耗,同时需要加强人工造林更......
通过对华东监测区7个省1992-1996年度人工造林,更新保存状况调查结果分析,指出巩固人工造林,更新成效面临的问题,提出提高人工造林,更新......
人工更新与萌芽更新形成的针阔混交林,保持原生态特点,维护森林群落的自然原貌。能降低投资成本,增加短期经济效益,提高功能作用,......
在林业建设发展中,林木更新是促进林业稳定发展、有利于新老代谢的重要策略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林布更新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林......
红松是辽宁省主要用材树种,近几年绝大部分是在采伐迹地上更新红松,为探索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生长的影响,对不同整地方式的人工更......
云杉雪枯病主要发生在云杉天然林和人工林中,多年来一直是阿山林区苗圃及人工更新幼林地云杉苗的主要病害,危害部位为云杉针叶,5月底......
为了探索不同更新方式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对金线莲总糖和总黄酮含量方面进行检测;采用直接种植和留地下部分萌芽人工更新方式,金......
红桦(Betulalbo-sinensis Burk)林是小陇山林区的一种主要的森林生态类型,是保持高寒山区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主要群落,同时也......
对川南林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及其人工更新成檫木林、柳杉林和水杉林后林下枯落物层蓄积量、自然含水量和持水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