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音义相关论文
唐五代佛典音义中,初唐释玄应《大唐众经音义》、盛唐释慧苑《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没有借用材料,中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后......
唐五代佛典音义有36条梵汉对音材料和3条汉语注音材料标示“楚夏”。前者涉及语音的历时演变、对音源词的不同、梵词音节切分标准......
音义材料是研究中古音非常重要的材料。相比于韵书、韵图、字书注音,对音义材料的利用还不十分充分。文章分类介绍了存世的中古时......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全浊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梵汉对音材料证明唐五代佛典音义音系的全......
黄仁瑄教授《唐五代佛典音义研究》从体例、术语、引书、音系等角度对唐五代时期佛典音义材料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该著内容丰富、......
从玄应音系、慧苑音系、慧琳音系、可洪音系到希麟音系,汉语牙音声母有相同的对音行为,它们都对译梵语k组辅音,其音值分别是见[k]......
中国传统小学中的"音义体",产生于汉魏之世,极盛于六朝隋唐之间。音义的产生,既由于传示一家之学训诂之旨、读书之音的需要,也有出......
<正>《内典随函音疏》(以下简称《音疏》),十世纪浙江湖州释行瑫(895—956)撰,是一部对汉译大藏经中难解字词进行注音、释义、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