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鼓音相关论文
【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中国古代科技,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 编钟作为演奏用的乐器,不仅须有坚固的钟体,其几何形状与尺度还须满足音律的要求,即能获得准确的音频,优美的音色,并能发出......
【正】 前言镈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青铜乐器之一.它和甬钟、钮钟一样,是当时的礼乐重器.在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上层社会里,有着极......
一、国内外单双音编钟声学原理对比 编钟的振动模式不同,其产生的乐音不同。对于合瓦形腔体的青铜编钟来说,基于该编钟本身具备两种......
<正>问题的提出 曾侯乙编钟被发掘以后,我国古代编钟“一钟双音”的奇妙特征重现人间,引起了全球音乐界和科技界有关人士的注意,对......
本文总结研究自春秋初期至战国中期出土的各类各式编钟 ,对近年新郑出土的编钟编膊、太原金胜村编膊、淅川王孙诰编钟及曾侯乙编钟......
国家博物馆藏青铜编钟,1992年出土于山西省平陆县南村乡虞国贵族墓地。这套编钟共由大小不同的九枚组成,钟体为合瓦形。每一枚编钟......
<正>地处中原的河南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研究和探识古代灿烂的中华文明不能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研究列为重点, 而中原......
<正>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新的、重要的音乐考古发现层出不穷,为音乐考古学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
本文总结研究自春秋初期至战国中期出土的各类各式编钟,对近年新郑出土的编钟编 、太原金 胜村编 、淅川王孙诰编钟及曾侯乙编钟......
<正> 铙是商周考古中所发现的一种铜制钟体体鸣击奏乐器,它在我国南、北方都有一定数量出土。在南方,铙主要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正>2019年7月4至8月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实施的"2019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福建古琴制作......
<正>1999—2001年,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等在山东章丘洛庄发掘了西汉大墓的众多陪葬坑,其中14号陪葬坑出土有编钟、编磬、琴、瑟、鼓、......
<正> 甬钟是一种铜制击奏钟体体鸣乐器,在我国上古乐器发展史中占居重要地位。陕西地区历有商周钟类乐器出土,其中西周和春秋时期......
<正>2002年4月清理发掘的河南叶县旧县村四号墓,出土了一批较为完整的乐器。这批乐器包括编钟、编磬和瑟,总数约50件,是中国音乐考......
<正>曾侯乙编钟出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原本颇有争议的双音现象已得到公认,而遗留的课题仍待进一步考证。本文旨在探讨双音编钟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