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相关论文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多年风雨,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精髓,只有以其......
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初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通过引用史料、地图等进行动......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
敦煌石窟浩如烟海的壁画中,描绘了不少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演变以及中西交流方面的历史画面。丰富多彩的医疗卫生图画296窟北周的......
外国人看汉语汉字很奇妙,其实中国人自己也并非都十分了解,除了专家,一般人也没有深入考察的必要。我不是汉语言文字专家,只是在中国古......
编者按:这是一个有创意,但并非完美的教学过程。创意在于它所设计的活动方式适合学生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为古代科技......
东西方的差距何以拉开 为什么宋元时期如日中天的中国古代科技没能持续多久便落伍于世界?这不得不回到李约瑟提出的那个著名论题......
中国科学思想史的探索者──董英哲董英哲,男,陕西三原人,生于1941年8月。196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1978年考取张岂之教授的研究生,于1981年获历史学......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世界领先的,它所取得的有些成就,即使现代科学也无法破解,如阴阳鱼洗盆就是一个例子,在浙江省博物馆内,收藏有一个......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与英、美等国结为战时盟国,共同对日作战。在英、美等国对中国进行的战时文化援助中,英国近代著名的生物化......
中国青年出版社版《中国古代科技名人传》是本好书。遗憾的是,书中有一些内容仍袭用了旧说。 该书《郦道元和》一节写道:“郦道元......
作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的朝代,明朝对中国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很多伟大贡献。但它在军事技术方面取得的四个世界第一,却鲜为人知。 ......
李约瑟(1900—1995)是饮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院院士(FBA),早年以在胚胎生物化学领域的独特研究而......
<正>近日偶读《"四大发明"是为抗战提出来的》一文(以下简称"四文"),感觉主观臆测成分颇多。这篇文章虽短小,影响却不小,曾被多家......
1978年,布达佩斯俱乐部主席拉兹洛撰写了《人类的内在限度——对当今价值、文化和政治的异端的反思》,从罗马俱乐部最初注重的对地球......
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读到了两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尽管这只是该系列巨著中的一部分,我对作者那渊博的知识还是惊叹不已。而......
一、在阅读与收集中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rn(一)对四大发明,以学生阅读教材为主,辅以插入收集到的资料,在形成比较完善的史实中使学......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文明及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中国古......
了解地理环境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对于我们高中生学习而言益处颇多,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古代地理与历史,另一方面丰富我......
国学是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内涵博大精深,大致可分为人文国学和自然国学两大部分.自然国学与人文国学一样,有着明显的社会性和......
21世纪伊始,中国科技史界、哲学界及相关领域的一些学者,正式举起'自然国学'的旗帜,在若干学术活动中加以阐述,引起热烈讨......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学习“老三篇”的热潮几乎让每个中国人读到了毛泽东1939年12月21日在延安的写的《......
《说文解字》作为特殊的科技史料,其中蕴涵的丰富的科技史的内容,较之其他传世文献都来得扼要精深。本文按照现代科学的分类观念,从天......
【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中国古代科技,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这种五阶段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在原始社会......
1.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及功效达900余种。其中关于“......
由语言窥测文化宜审慎-《说“正色”》读后鲁梁《古汉语研究》94年增刊登载了许嘉璐先生《说“正色”--<说文>颜色词考察》一文。许先生对......
横跨燃油和新能源领域的战略车型——比亚迪宋,此次以何种姿态面市? “宋朝是中国古代科技最发达、最具潮流感的朝代。例如,四大发......
今年是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先生逝世20周年。李约瑟先生一生以其卓越的学识、杰出的学术领导能力以及横跨科学与人文......
<正>江晓原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通史》(五卷本),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年12月,总定价2980元。与编史学这类宏大诉求相比,......
<正>关于中国古代科技思维方式的研究,是中国科技史研究中涉及“深层思想结构”的课题。从宏观角度把握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深入探讨......
1990年12月9日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90周年诞辰。为了表示对李约瑟博士九十华诞的庆贺,本刊特辑“李约瑟难题’征答”专栏。所......
《文心雕龙·物色》有言:“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这一心物交融的观点是说情景、思想与感情的相互渗透性,意指外面的情景能通过人......
类别名称时间成就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西汉初年我国发明了造纸术。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汉景帝时的纸,是迄今所知最早的纸。公元105年......
类比推理是一种与归纳推理不同的逻辑方式;《易经》的思维方式是类比而不是归纳。类比思维有其优点,但也有缺点,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本文回顾了香港在普及天文学方面的发展,概述了香港推动和普及天文学的机构,重点介绍了香港太空馆通过组织及安排各类不同形式的活......
<正>人教版必修三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而中国古代思想、科技文化史占据了两个专题的内容,......
本文认为道教上清派炼丹术可谓术道糅杂:既发明了"阳燧取火法",火焰鉴别元素法,同时也继承了道教修道与天地造化同途的思想,变化的......
首先给出了“天人合一”自然观的概念 ,其次探讨了“天人合一”自然观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思维的影响 ,最后对其时......
圣人创造发明科技论体现了重视人类自身力量的科学思想;有机整体自然科技观,强调从世界的统一性和事物联系性中来思考和解决问题,但在......
<正>由于道教思想体系对于"道"(自然规律)的特殊理解,决定了它在"科学思想"层面上的重要性。道教思想实际上内含了对科学技术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