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学相关论文
秦大河,1947年出生于甘肃兰州。青少年时期的秦大河有一个梦想--“我想让自己的脚印,踏遍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怀揣着这个梦想,他......
按理说,兰大对我而言,只是暂驻的驿站。可这驿站,却一次次在梦境中出现。夜深人静,我常梦回那个不大却精致的校园,小亭翼然,柳丝拂面,榆叶......
1904年,李四光被选派到日本留学,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先生赞扬李四光有志气,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
“第二次国际喀喇昆仑学术会议”,于1981年9月14—17日在英国伦敦皇家地理学会召开(第一次国际喀喇昆仑学术会议,又称“地球科学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中国第三十次南极科考已于2013年11月起航,并将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建成我国第四个科考站——泰山站。为此我们独家采访了中国极地研......
1964年的希夏邦马峰科学考察和“北京科学讨论会”,不但是重要的科学活动,也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施雅风院士作为这些活动......
圣洁、严寒、雪白、荒凉,恐怕大多数人对于冰川的了解和认识仅限于此.然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倾其毕生心血执着于冰川科考事业.下面......
在对海拔较高的山地进行垂直自然带分析时,科学家常常会遇到冰川学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雪线。雪线控制着冰川的发育和分布,雪线变化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由施雅风院士主编并有诸多学者参加的、专著, 于2005年7月由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面世. 历时22年完成的是中国和世界区域冰川学......
In late October 2011, the distinguished glaciologist Lonnie Thompson from Ohio State University depicted to BCAS reporte......
2011年12月16日.中国第28次南极内陆科考队8辆雪地车拖拽着22个雪橇浩浩荡荡向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的昆仑站进发,开启了漫长而艰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调查全国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为主要任务的资源考察,成为新中国初期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先期任务。中国科学院以......
孙殿卿院士是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奠基人之一。他是李四光教授最忠实的学生和助手,他不但继承了李四光教授的学术精华,在地质力学和第四......
沃尔沃环境奖基金会(VolvoEnvironmentPrizeFoundation)日前正式宣布,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博士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
雪冰地层剖面绘图软件的开发可使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快速绘制雪冰地层剖面图.综合前人在研究雪层剖面中划分的各种雪冰类型,设计绘......
施雅风(1919-2011),冰川学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冰川考察与研究事业的开创者,中国冻土与泥石流考察与研究的创导者、组织者......
最近由甘肃科技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全部由英文编写的冰川学专著《Glaciological Study of Collins Ice cap King George island Anta......
施雅风,2011年2月13日逝世的9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西部地区的冰川数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生于1947年1月,山东泰安人。197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198......
几天来,全国各大媒体都在聚焦施雅风先生的仙逝。这位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
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冰川学在普通冰川学、冰川水文和冰雪灾害,冻土学在普通冻土学、冻土物理和寒区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进一......
回顾40年来中国冰川学和冻土学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及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冰冻圈与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以......
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雅风先生,因病医治无......
利用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50 m雪芯资料,恢复南极洲伊利莎白公主地区250 a来的积累率和气温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50 a来,......
目前,在东南极冰盖分冰岭中心的冰穹A(Dome Argus,又称Dome A)开展冰川学及深冰芯研究已成为深入探讨南极冰盖演化和找寻地球最古......
中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冰川总面积约59406km^2,冰储量5590km^3,除了南极大陆和格陵兰两大冰盖外,中国冰川数量仅......
本文纵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冰川学与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巨大进展,其中包括:南极冰盖研究,青藏高原冰芯研究,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等山......
施雅风先生(1919—2011年),是我国杰出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冰川冻土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同时也是中国现......
日光照射在南极冰原上熠熠生辉。46岁的冰川学家斯拉韦克·图拉兹克(Slawek Tulaczyk)在斜射的夏日阳光中眯缝着眼睛,眺望着180米......
施雅风,中国地理学家、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1919年3月生于江苏海门,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
<正> “雪线”(snowline)一词经常出现在冰川学及其有关学科的文献上。然而,不同学者往往赋予不同定义,各有所指。在我国也一样,需......
<正> 我国冰川学研究简史 虽然早在公元前西汉时代我国就有关于雪花形态的描述,唐代著名旅行家玄奘、杜环等对“丝绸之路”上的天......
2011年2月,注定是我生命中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月。这一个月有3位科学大师先后离开了我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冰川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