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灾害相关论文
随着全球自然环境变化以及人口的急剧膨胀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发生的机率越来越频繁,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威胁......
干热风是小麦后期一种为害较重的气象灾害。其主要是通过干燥、高温、热风3种要素共同作用,致使小麦子粒瘦瘪而减产。我国北方冬、......
1引言rn尽管灾害是不可避免的,消除所有的风险是不可能的,然而,有很多技术性的措施,传统实践以及公共经验能减轻经济和社会灾害的......
“我在新奥尔良居住了30多年,每年都交纳洪灾和飓风保险费二三千美元。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后,保险公司赔付了我所有的损失,这些钱够......
5月13—17日,由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城乡住房建设部、气象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召......
目的说明地球层析成像一词的含义和它所包括的分支有:地震层析,电阻率层析,大地电磁层析,磁共振成像,地震破裂面照相以及控地雷达成像等......
9月11日,由应急管理部与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联合国利用天基技术减轻灾害风险'国际会议在京开幕,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
2019年5月,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4000多人参与,盛况空前。应联合国减轻灾害风险办公室和瑞士政府邀请,应急管......
1989年,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联合国关于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的倡议,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减灾......
现阶段,社会、学术界对灾害教育研究较为重视,但国内灾害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成果较少,一些教材的编撰缺乏科学依据。鉴于此,选择国......
<正>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目前,在我国流行Geography的教学与研究。其实,它是探索地球的形状与大小,隶属地球科学。中国的“地理”出自对《周易》做诠释的《系......
<正>2015年3月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落下帷幕,大会评估了《2005—2015年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以下......
<正>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已经胜利闭幕,大会审议通过了未来15年全球减灾的指导性文件《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本刊特......
2019年5月13—17日,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作者随中国代表团参加了第二届多灾种预警大会(第六届全球减灾平台......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区发生了百年罕见的地震与海啸灾难.灾难造成的损失无法估计,截至目前,地震和海啸导致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
导读:冬春季节雨雪天气易对温室大棚等设施和设施内蔬菜造成严重损害,本文提出了雨雪天气来临前防灾和降雪时应采取的措施,同时,介......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如何开展“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
<正>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长佛郎克·普雷斯1984年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首先提出20世纪最后十年开展全球一致的国际减轻自然灾......
不期而遇的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总是显得那么脆弱和渺小。而开展防灾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
虽然防洪基础设施被广泛采用,滨河城市仍然饱受洪水的困扰。即使不再过分强调工程设施的必要性,但在控制性洪水管理模式的指导下,......
五月中旬,作者随由应急管理部、发展改革委、城乡住房建设部、气象局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组成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士日内瓦召......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当今世界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巨大损失已成为阻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灾害管理是由灾害预测......
6月6日,第三届世界滑坡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落幕。在这届以"减轻滑坡风险:构建安全的地质环境"为主题的滑坡论坛中,各国专家围......
中国防汛抗旱:您好。请您介绍一下河北省2017年的雨水情及灾情特点。宋国强:雨水情方面,一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全省平均降水量1—5......
<正>近几十年以来,世界自然灾害次数持续增多,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2000年以来更为严重,这给易遭灾害的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威胁到......
2006年5月9日防灾科技学院揭牌暨建校30周年庆典之际,马宗晋院士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中国自然灾害和减灾的对策”的学术报告,......
三峡库区农村面临多灾种自然灾害侵袭的风险,叠加封闭的地理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和较差的防灾减灾意识,自然灾害......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7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科学减灾,就是要养成科学思维,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推进......
<正> 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科学技术委员会自1990年11月宣布组成后,就两项紧迫的任务开展了工作。一是为 IDNDR......
<正>2015年3月14日—18日,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在日本仙台召开。这是国际社会在减灾领域自2005年第二届世界减灾大会以来的再次聚首......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自然灾害研究的现状、未来研究趋向;提出我国如何在近期开展自然灾害研究的若干对策。......
<正> 减轻自然灾害大会 于1994年5月23日至27日在横滨举行了会议, 认识到全世界由于自然灾害造成人和经济的损失正在迅速增加, 回......
2018中国-东盟减轻灾害风险研讨会设置了四个专题,分别研讨《2015—2030年仙台减轻灾害风险框架》四个优先领域目标的落实情况和实......
<正>举世瞩目的第三届联合国世界减灾大会于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日本宫城县仙台市举行。本次会议是继一九九四年在日本......
<正>3月18日深夜,日本宫城县仙台市第三届世界减灾大会会场响起了整齐的掌声,会场里参会代表们虽已十分疲惫,但眼神里却充满喜悦。......
一场大雨,区域交通陷入瘫痪;一次火灾,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一声莫名的喊叫,导致人群恐慌……当面临各种破坏性打击时,不少......
致力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威胁,并提供战略建议、促进协调合作的全球减灾平台大会,到如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六届,除2015年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