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减灾十年相关论文
我国宝鸡和自贡两市成为联合国RADIUS项目首批入选城市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1997年9月30日通过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发出通知,公布了联合国......
小朋友都怕打雷,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耀眼的闪电,很吓人.确实,雷电是一种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
一、电磁波 无线电波可分为微波、短波、中波和长波。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要注意区分。 说明:(1)导线中的电流迅速变......
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大通过169号决议,确定1990年—2000年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简称“国际减灾十年”)。这项活动的宗旨......
活动背景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
10月4日——世界动物日“世界动物日”源自19世纪意大利修道士圣·弗朗西斯的倡议。他长期生活在阿西西岛上的森林中,热爱动物并和......
由国际自然灾害防御和减轻协会、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委员会海洋自然灾害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共同举办的“......
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四川省广元市人民政府发起和主办,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国际减灾十年......
公共事故及灾害一般届人为灾害类,在非生产意外事故方面,除交通、火灾等类事故外,人们对发生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的事故或灾害关注......
非政府组织是中国减灾领域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组织最早将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介绍到中国,并促成了政府行为的实施.非政府组织的......
今年是唐山大地震四十周年,很有意义的是7月初,在唐山、河北省住建厅程才实先生赠我新著《废墟上拓荒的学者——中国灾害社会学、......
"减灾"一词出自浙江一般认为,"减灾"一词来自于国外,是舶来品。在"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年)活动后开始流行并广为人知。实际上其被提出......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余次,每......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及其空间物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灾害性事件和空间科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
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应辽宁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卢造勋邀请,于9月24日来辽宁省地震局做了题为"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学术报告.马杏......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救灾协调组织(UNDRO)发起、联邦德国地球物理研究所组织的“第13届国际地震学及地震危险性评......
2019年元月,我曾以"2019年的平安祝福"在本刊"学人品评"栏目致敬读者与社会,它确是以托起生命的尊严,在描述国内外主要灾情下,为城......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资源开采过度、人口大量增长、生态环境恶化等种种问题也日益凸显......
由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和民政部共同组织的“中国减灾中心技术系统总体设计”评审会于 2 0 0 0年 9月 1 4日在北京召开。......
<正> 同志们: 第四十四届联大通过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决议案》及《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这是继1987年12月11......
“世界减灾大会”概况王昂生,史槐恩(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在日本横滨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于1994年5月27日闭幕。有2000多人出......
<正> 我国幅员辽阔,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每年都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遭受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冰雹、霜冻及病虫害的袭击,地震......
<正> 一、全球安全减灾的进度及新趋势 最近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主任奥拉维·埃罗撰文展望国际减灾十年。他认为到1993年已走......
日本首相、日本政府减灾十年总部主席羽田孜在“世界减灾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皇太子殿下、阁下、尊敬的贵宾们,女士们、先生们:我很......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姜力在世界减灾大会上的发言主席先生、各位代表:在中国这样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理、气候条......
积极响应“世界减灾大会”号召大力推进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本刊评论员由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减灾大会”,经过五天紧张的工作,在通过《横......
<正> 1994年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的第五年。日前由联合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科技委员会重点提出1994年国际减......
联合国制定的《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活动行将结束,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懂得一点生态灾害的规律:多种一点树,少一点灾害。在1998年初,新的一届......
2013年,一声沉闷的巨响使得62条鲜活的生命消失在密集的爆炸碎砾中。面对突发的灾难人类无法躲避,只能承受伤痛和磨难,在灾难面前,......
(1999年7月5日于瑞士日内瓦) 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即将结束。虽然我们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我们仍面临巨大挑战。就1998年而言,这是国际减灾十年结束......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人们兴修水利,防震抗震等都是为了谋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灾害给人类尤其是经济......
<正> 今夏华东地区发生严重水灾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地作出了向国际社会呼吁紧急救灾援助和在国内广泛发动救灾捐赠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