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种质相关论文
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基础,棉花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与优异种质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相关。经过连续几个“五年”攻关计......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云割F2代材料叶片持绿性的影响.[方法]以26份甘蔗创新种质材料云割F2代及其母本为研究材料,以轻度、中度水分......
穗粒数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三因素之一,因此通过远缘杂交创造多粒新种质,对于拓宽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和促进育种水平的持续提高具有重......
对22份“十五”攻关培育的创新种质和22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了24个SSR标记的分析比较,目的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创新种质的遗传结构特......
运用DTOPSIS法对17份甘蔗创新种质及两份对照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野07-58、云野06-34、云野06-28、云野07-129、云野06-46......
采用人工接种喷雾法.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8份甘蔗优良亲本及43份创新种质材料进行了抗蔗茅柄锈菌(Puccinia erianthi Padw.et ......
为探讨甘蔗创新种质的优劣性,采用DTOPSIS法对8份甘蔗创新种质和1份对照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云蔗11-158、云蔗10-221和云蔗12......
为探讨甜菜幼苗下胚轴颜色与其他诸性状的相关关系,于1988-2003年对若干甜菜四倍体及二倍体多胚品系进行了4~6代幼苗下胚轴颜色的......
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一批羽衣甘蓝新种质,研究了形态学特征及其主要性状在杂种一代中的遗传表现和规律.其中......
亚麻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基础,亚麻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与优异种质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相关。自“六五”以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采用条中28、29、30和31号生理小种和来自云南小麦生产上流行的12个叶锈菌,以人工混合接种鉴定和不同生态试点自然发病鉴定相结合的......
对13份甘蔗创新种质和2个对照种的13个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前4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0.21%,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以......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棉花基因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子课题,通过多个单位20多名科技人员的联合攻关,在加强原始创新的基础......
从国外引进的编号第1号的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第8号单株经基因重组、多代自交分离、系谱选育纯化,筛选获得食用品质与口感综合性状......
采用多菌系人工混合接种鉴定和不同生态试点自然病害鉴定相结合的病害鉴定方法,对常规有性杂交、系谱选育成功的小麦创新种质进行......
烟1933、烟1934是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7376/74(11)为母本、掖选1号为父本多亲本复合杂交创制而成的优质高产、抗倒耐肥抗病、粒......
云南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比较宝贵的野生种质资源。对68份云南割手密BC1代创新种质材料的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以前3......
对小麦创新种质的重要意义和对育成品种贡献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新的评价方法能充分调动小麦种质创新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