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人月相关论文
近代以来,关于是否有悲剧这个形式一直是中国戏剧史上研究的焦点,因为传统戏剧多以“大团圆”的方式为结尾,有的学者借以“团圆之......
卓人月《新西厢序》是一篇罕见的关于悲剧认识的序言,其在深刻探讨了人生“悲”的基础上。首次将悲剧认识建立在对“大团圆”结局的......
卓人月是晚明著名的文学家,他的戏曲悲剧观在中国古典曲论中独树一帜.、论者往往强调其一生为悲剧人生,并把他的悲剧观归因于他的人生......
卓发之、卓人月与卓尔康、卓人皋两对父子,是明清之际杭州卓氏文人群中比较重要,而当今学者对其生平情况又知之甚少的四位有代表性......
(一)怨悱而不乱的苦剧风格 《琵琶记》是元末南戏,又称传奇之祖。关于该剧的评价,上至明太祖,下至一般文人,记载甚多。甚至可以说......
<正> 尽管悲怨伦理观在先秦是那样发达,尽管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在汉唐是多么盛行,尽管宋元时期已经出现了不同剧种的悲剧样式,中国......
卓人月(1606-1636)是晚明时期一位终身未遇而又不幸早夭的文学奇才。他宛若流星般地划过夜空,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华彩又瞬间陨落。其......
<正>杜十娘决意从良却明珠暗投,最终沉江的故事,涉及爱情、死亡主题,哀感顽艳,本身极具张力与看点,经冯梦龙《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国古代、近代悲剧理论概说赵山林在我国古代戏剧学文献里,没有出现过“悲剧”这个词,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古代没有悲剧,也不表明古代戏......
学术界对于明清之际一些杂剧的创作时间往往有认识上的错误,或者缺乏明确的认识,或者既已确认的时限范围还可进一步缩小.针对这种......
<正>1995年2月上旬,农历正月初六,访美数年的邓长风先生第一次回国探亲。他邀请上海的一批师友到陆萼庭先生家一聚,给我们赠送了他......
期刊
<正> 长期以来,在以西方为本位的悲剧美学研究氛围中,我国古代剧论中的悲剧美学竟成了研究视野的盲点。为建设我们民族悲剧美学体......
悲剧与喜剧是西方戏剧美学形态的主要类型,用这两个类型可以把西方戏剧主要的作家作品大致区分清楚。与西方戏剧悲与喜壁垒森严的......
<正> 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近处......
<正> 我国古代的戏曲批评,并没有使用过明确的悲剧概念,悲剧这一美学概念一直到晚清才在曲论著作中被引进使用。但是这并不等于说......
孟称舜是晚明文坛颇具影响的剧作家,他学识渊博,性格旷达,喜好交游。就地域而论,孟称舜的交游基本集中在本土,与其相交者多为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