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遗产相关论文
在「胡风对文艺问题的意见」,「关于几个理论性问题的说明材料」的第三部分「关于民族形式」里,胡风不但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学遗......
本文从以文为诗、重神似而不失其形、审美观照和审美意象的物化和华实相副 ,期以适用的四个方面 ,论述了苏轼从先驱者传给的历史成......
《祝福》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集好女人、穷女人、苦女人于一身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虽然祥林嫂具有传统女性的种......
《源氏物语》比《红楼梦》问世早八百余年,两者各为中日古典经典文学作品。两者向西方国家传播的时间、路径、译者、翻译手段等若......
咏史诗词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或发思古之幽情,或对历史进行反思,或凭吊古人古迹,或借历史......
朝鲜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文学遗产也是很丰富的。这里仅就朝鲜主要的古典和现代文学作品作一简单介绍。公元1443年朝鲜文......
互文性又被称为“文本间性”,其最早由法国文学评论家克里斯蒂娃于20世纪60年代将其理论化.互文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批评概念,看似简......
<正>2015年11月28日、2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文学遗产》编辑部主办、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空间维度的中华文学史学术......
如何为中学生阅读文学读物提供有益的指导?如何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培养起健全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日益得到文学阅读......
魏晋南北朝处于我国文学史的中古期,这一时代的文学由于受到社会动荡不安、政局混乱失衡等负面因素的影响而显示出“乱世文学”的特......
中唐诗人张籍生平,《旧唐书》写得极简略,仅九十五字;《新唐书》则未单独为其立传,只在韩愈传后附带提了一笔,未提供更多信息;《唐才子传......
王季思先生的学术活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一直延续到90年代进入耄耋之期。在长达60年的岁月里,凭着过人的勤奋和执着,他孜孜不倦地对中......
赵执信是清代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坎坷 ,但志存高远 ,留下大量的现实主义诗篇。对这些诗作进行注释、评析 ,不仅对于传承文学遗产......
郭英德先生《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一文曾呼吁研究者们悬置名著,突破名著赏析形成的文学史写作模式,以取得小说史研究的......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杰出的作家,在对待中国古典文学上既能在传统的宝藏中含英咀华,又能跳出传统,开拓创新,较好地处理文学创作中继......
互文性理论的创始人是法国的克里斯蒂娃,她自己根据几个最常用的法语词缀和词根拼合而成一个新词——互文性(intertextualite),并......
2001年11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韵文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宋代文学学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
鲁迅文学遗产的广阔与深邃,是20世纪以来人们难以企及的,它所产生的吸引力不仅是前无古人,直到今天,尽管人们刻意接近、学习、追随......
罗漫,1956年生,贵州贵定人,布依族。1977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毕业论文《论唐人送别诗》发表于《文学遗产》1987年......
原名,是我国古典文学遗产中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人徐陵所编的.之前研究者大多根据该诗的序认定它为汉末建安时期作品.......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2004年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中,有关“古代文学研究”的“2005年的......
在中国现代文化演进的历史进程中,鲁迅是一座顺势应时崛起的巨峰。他作为一个躯体虽死而精神弥张的文化巨人,无疑为我们的时代留下......
《语文新课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吕叔......
唐代石刻文献中保存有大量唐代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真实史料,在文献辑佚、校勘、考证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学者......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具体地通过课文,使学生认识和掌握祖国的丰富文学遗产、优秀的语言艺术、形象的表达手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
钱理群先生曾表示,这20年思想界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认真清理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这种"失误"表现于文学领域,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文学遗......
由于文化的突然转型,中国古代文论"失语"是历史的必然.中国古代文论在大时代的变迁下并非是整体毁灭,而是依照其特有的方式参与和......
古典诗歌是我国的文学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因为它丰富灿烂,有优秀的传统,我们应该为它自豪......
古代文学是我国的文学宝库,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先秦的诸子散文、唐诗、宋词等是我国文学天宇中熠熠生辉的明星。如何继承这一遗产......
我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其中古诗成就尤为突出。许多优美诗篇流传千古,如秋夜璀璨的群星,闪烁夺目的光芒。其感......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里,描写山水景物的作品占很大的数量.南朝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却如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葩,盛开在文学的花......
河北人民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了8卷本的<何其芳全集>.这部大书,印制精美,装帧大方.卷前有编者的长序,全面评价了何其芳的文学遗......
<正>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学遗产。鲁迅说......
阿英是近代国难文学研究的开拓者,郭延礼先生在《阿英与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中说:“阿英是在近代文学研究的拓荒期用力最勤、成果最多......
当今学生的阅读习惯更趋于消遣性,他们对于一些经过时间考验,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完美,具有丰富、健康的人文精神的古典文学艺术作品往往......
司马篡魏,顺昌逆亡,其后世风承平,人心安逸,晋末动乱,士人转而高蹈远引,故诗风每随国运而变。前期崇儒抑玄,后期儒消玄长,哲学观决......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较大分量。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
【正】 《红楼梦》这部中国自有文字以来的第一部奇书,是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批判继承与大胆革新的产物。正如俞平伯先生所说,是“......
【正】 《诗》有六义。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一见于《周礼》,再见于《毛诗序》。据说,风、雅、颂是诗之三种体裁,赋、比......
<正> 前些年,在《文学遗产》上先后读到对于王翰《凉州词》中“欲饮琵琶马上催”一语和整个这首诗的不同解释。富寿荪同志认为,“......
<正> 一 吴世昌先生《有关苏词的若干问题》一文(《文学遗产》1983年第2期),批评我国长时期来词史研究领域狭窄,“有些选家,有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