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埃相关论文
今天的魁北克省,已经将法兰西文化、不列颠文化和美洲印第安文化融为一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法国以外说法语最多的地方,会看到以蒙特......
第一次去魁北克,是在冬天。到达的时候,魁北克刚刚下过一场大雪,白茫茫一片。据说,由于天冷地冻,这里的雪从下第一场开始就不会融化,直到......
說起企鹅,我们的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南极大陆上一群走路摇摇摆摆,憨头憨脑的家伙。 是的,只有南极地区才有企鹅,才有这种擅长游泳、捕......
期中成绩出炉,王浩鑫由班里的倒数第7跃居班内前20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该生进步了22个名次。一个开学之初整天无所事事、学习散漫的......
2012年,玛格南两位重要的女摄影师—也是20世纪两位重要的女摄影师,伊芙·阿诺德(Eve Arnold,1912-2012)和玛蒂娜·弗兰克(Martine Franc......
摄影是什么?摄影的表现功能通过什么载体形式?人们自然会说是符号,或者说是跟拍摄对象相似乃至合一的符号。摄影对象来自不受控制......
几乎是膠卷代名词的柯达,传出即将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无论是战时家书报平安中夹着的兄弟连式合影,阿姆斯特朗留在月面的脚印;还是照......
“凡是值得存在的,就值得知道。”这是被誉为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的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 为了更好地联系创作实践认识和界定纪实......
一 在很多人眼中,李江树有关北京的拍摄,更类似于一种苦恋式的都市乡愁——他深深怀恋着一座城,一座曾经像唐诗一样美丽的古城。《......
如今人手一台相机让摄影不再那么神秘,甚至连手机软件每秒都有3600张照片诞生。摄影的门槛被一再降低,但摄影的历史却是由庞然大物般......
1844年,法国海关官员阿方斯·尤金·于勒·埃及尔(Alphonse Eugène Jules Itier)来中国成功拍摄了第一张照片,从此,中国这片土地接待了......
2016年4月,由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策划的“侯登科回顾展”在越众历史影像馆与关山月美术馆同时举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时常看到您在脸书上贴出在德比北部峰区国家公园周围所拍摄的照片,您在这里生活了很久,也在这里开设了全英国第一个摄影工作坊,现在不......
“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中都十分难得,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某一分钟,但它们......
美国摄影师加里·维诺格兰德曾说过“我拍照是为了看看事物被拍摄下来的样子。”而我们看摄影书,便也是为了在观看他人的影像中找寻......
<正>今年6月,曾在香港领一代风骚的摄影家何藩的离世,引起内地摄影界对他前所未有的关注。何藩以及他的作品,对于更多人来说,还是......
在人家谈美学、谈观念、谈创作的时候,我们却在谈论诸如“如何将中国摄影家的照片也能卖到100万美元”这样的命题。 甫一进入9月......
多年后,卢北峰已成为著名摄影记者。但坐在《北京青年》周刊的办公室里,回忆起入行的一幕,他还是有些后怕。当时已过而立之年的卢北峰......
生活中,我们最常接触的摄影题材就是纪实类的,但究竟该怎样完成一组作品?这次我们选择三种运用不同拍摄手法的纪实类作品,从他们如何选......
历史总在被不断改写,尤其是那些历史的幽微之处,经过发掘、放大、描摹,经常成为改变历史线索的鲜活细节。 本期的几个重要篇章都与......
马格南是谁?这是个一言难尽的问题。Magnum 这个在拉丁文中意为“伟大、顽强”的词语,自1947年开始多了一层特定的含义:一批自由摄影......
王瑶摄影很注重瞬间、光影、结构,这是摄影最重要的本体语言。 关于瞬间,王瑶有自己的理解:“我只是努力去记录那些特定的影像—特......
探险,既是人对自然的探索,又是人对自身的挑战。面对困难险阻,仍有许多探险者知难而进。正是由于人类的探险精神,我们才会发现甚至......
印片条上,有太多的东西想要抹去2011年4月,笔者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参观《墨西哥行李箱》摄影展(根据罗伯特·卡帕、格尔达·......
导言在审视一张图像的时候,你会立即对其意向进行推测。继而,你会将该推测与他人的阐释进行对比,并意识到自己有所欠缺。《感知与......
老记者们常开玩笑:文字记者是搞“字”的(文字说话、抽象思维),摄影记者是搞“人”的(现场说话、形象思维)。摄影记者劳碌于合适的......
<正>一般认为,后现代摄影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但实际上,后现代摄影的序幕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半期便已徐徐拉开:1956年,威......
一幅1933年的照片,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Cartier-Bresson,1908-2004)很少的几幅自拍像之一:他伸直躺在一条意大利公路旁的矮......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过世,应该成为世界摄影史上重重的一笔。它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更带来了一种理念的永恒。作为现代新......
<正> 1979年,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 )在为日本大阪艺术大学编印的《亨利·卡蒂埃—布勒松作品收藏......
<正> 今年3月,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了法国著名的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作品展览。布列松的名字,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他......